臣養(yǎng)傷多日,疏于本職,請皇上治罪。
林御史的聲音聽著都虛弱得很。
以前他在朝堂上彈劾別人的時候可是中氣十足,能說半天不帶停頓的。現(xiàn)在說了這么一句話就像花光了他所有的力氣。
眾大臣都沒出聲。
林御史要不是演的,他們把自己官帽吃了。
皇上也想噴他。
但是偏偏他們又都知道,林御史的傷是真的,確實本來也傷也挺重。
皇上沉著臉,林愛卿是養(yǎng)傷才不上朝,何罪之有既然傷還沒好,就在旁邊歇著,不用開口了。
少說話,省得他聽了郁悶。
林御史應(yīng)了一聲,謝皇上。
皇上總覺得林御史說的是反話。明明是他砸傷的,說什么謝
這個老林頭心里是不是對他有怨氣!
皇上憋屈。
可林御史真的是個兩袖清風(fēng)的老臣,對大周忠心耿耿的,以前父皇也夸過無數(shù)次,他這次把人砸了已是理虧,就算對林御史的話聽著不合耳,也得受著。
又是羨慕周時閱的一天。
皇上。
林榮走了出來,奉上了奏折。
臣已經(jīng)查清江南眾公子死亡一案,結(jié)果在此。
哦
皇上的注意力這才被拉過來,他精神一振。
快呈上來。他們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們確實是食用了那頭赤麂,中毒而死。
而最先提議,并且最終動手宰殺赤麂的人,是死者之一,那個叫于化的青年。
林榮說,臣仔細詢問過周小侯爺和關(guān)常,也問過江南的那些死者親屬,他們都說于化此人性情偏激,認定的事都會一條道走到黑,從來都聽不下勸告和其他意見。
皇上翻閱著他的折子,一邊聽著他說話。
原本大家都認為,于化和周小侯爺?shù)年P(guān)系很好,但經(jīng)過臣的細查,才發(fā)現(xiàn),在江南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鬧過一次矛盾。
于化有一個紅顏知己,有一次這個女子卻私訪周小侯爺,哀求周小侯爺帶她離開江南,還說于化永遠不可能將她帶回于府。
于化覺得周小侯爺不厚道,回到京城不知道有多少美人,卻偏要誘走他喜歡的那一個。
這個時候,有個大臣忍不住出聲。
即使如此,于化殺那頭赤麂又有什么作用他自己吃死了,又傷不了周小侯爺半點。
眾人也都點頭。
沒錯啊,他們有矛盾,跟吃赤麂有什么關(guān)系
臣找到了周小侯爺府里的一個仆人,于化他們在吃赤麂的時候,他正好被喊去溫酒,聽到了幾句。
林榮解釋說,于化不相信赤麂有毒,但以防萬一,他想了個辦法,他們從江南帶來的一種酒,溫?zé)岷攘丝梢越庖恍┒?所以他們想著吃了赤麂,再喝點藥酒,就一定不會有事。
這不是胡鬧嗎哪有這種酒
于化說,這酒是從一道觀得來的,里面加了符灰,確實能夠解毒。
林榮也是查得幾天沒好好睡覺了。
那個仆人在于化等人死了之后十分害怕,生怕自己被連累說不清楚,所以稱病躲了幾天。
本來他們都不知道還有這么一個人的存在,還是那個廚子想了許久突然想起來,這個仆人當(dāng)天到廚房里拿了炭,好像說過一句要溫酒。
當(dāng)天府里沒有人喝酒,真有的話,只能是那幾位公子。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