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一行人在風沙中緩緩走進客棧。
這伙人卻是十分奇怪,有儒生,有道士,有僧人,還夾雜著幾名俗家裝扮的女子,不倫不類。
白發(fā)老者的瞳孔驟然一縮。
來人乃是“天廷”之人。
所謂“天廷”,為區(qū)別于道門口中的“天庭”,取用了西方“圣廷”的“廷”字。
如果將天廷視作一個人,可謂是天下第一等妄人,號稱道門、佛門、儒門、薩滿教、圣廷,五道合一,自稱做到了歷代儒門魁首、道門掌教都沒有做到的三教合一,而且還添上了來自草原的薩滿教和來自西方的圣廷。
不過與紫光社、知命教、靈山巫教不同,“天廷”除了香火愿力之外,不要血肉和生魂,只要真金白銀,大肆斂財,受騙百姓達數(shù)十萬之眾。
在此等情況下,主要是由朝廷來剿滅此等禍國殃民的邪教。作為回應和報復,“天廷”也有過起事的舉動,不過大多不成氣候,在黑衣人面前,不堪一擊。
故而青鸞衛(wèi)與“天廷”之間,可謂是水火不容。
道門對于隨意篡改道門神靈的“天廷”也惡感極重。
在道門體系之中,最高是為太上道祖,僅從“太上”二字便可見一斑。其余諸如天帝等等,尚且要在道祖之下。不過“天廷”卻反其道而行之,效仿人間朝廷組建了一個所謂的“神庭”,在神庭之中,以玉皇居首,對應皇帝,其他各路仙佛都是臣子,要聽從玉皇旨意,其中甚至包括了太上道祖和佛祖。其他幾家也沒能幸免,其尊奉之神也被列入其中。
在此之下,是各路神明。
清平會是以詞牌為代號,“天廷”則是以各種神靈名稱為代號,比如“千里眼”、“順風耳”,又比如“金童”、“玉女”,亦或是“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大力鬼王”、“巨靈神”、“九天玄女”、“天蓬元帥”。
這些也就罷了,“天廷”還效仿道門的三位副掌教大真人設立了所謂的三官大帝,也就是“天官”、“地官”、“水官”。
眾所周知,道門有三大節(jié)日,分別是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節(jié),水官生日。這三天是敬天拜醮的日子,大真人、真人都要齋戒沐浴,向上天拜表,十分隆重。“天廷”干脆弄出個三官大帝的化身,其狂且不去說,其妄已經(jīng)是無人能及。
這也是“天廷”一般不敢來招惹道門的緣故,因為“天廷”中還有四大天師、四大元帥、四大龍神、四方神、五斗星君等等,少有不犯道門忌諱的,真要是所謂的“三官大帝”化身遇到了道門的副掌教大真人,本來能活也必須得死了。
至于道門為何不曾對其下手,“天廷”自己識趣是一方面,道門重要精力還是放在古仙和內(nèi)斗上面。
當然,佛門也不能幸免,諸如五方謁諦、四大天王、十八伽藍,也全都被安排上了。
不過此次來人的來頭卻不是那么嚇人,只是相對不起眼的“六丁六甲”。
所謂“六丁六甲”,六丁為陰神玉女:丁卯神、丁已神、丁未神、丁酉神、丁亥神、丁丑神。六甲為陽神玉男:甲子神、甲戌神、甲申神、甲午神、甲辰神、甲寅神。
此番來人正是“甲申神”,其目光在狹小客棧內(nèi)掃視一周,在齊玄素的身上略微停頓,最后停留在白發(fā)老者的身上。
白發(fā)老者端坐不動,自顧飲酒。
“甲申神”緩緩開口,聲音沙?。骸熬谷挥龅搅艘粠旺椬O,真該把你們?nèi)咳拥酵饷娉陨匙??!?
白發(fā)老者淡淡道:“好大的口氣?!?
“甲申神”瞇眼望向白發(fā)老者,口氣不善道:“報個蔓吧?!?
“我不說黑話,我乃青鸞衛(wèi)百戶,隋藩。”白發(fā)老者放下手中酒杯,沉聲說道。
一瞬間,所有青鸞衛(wèi)都按住刀柄或者火銃。
“甲申神”身后的眾人也不甘示弱,刀槍劍戟、拂塵木魚、拐杖火器,十八般兵刃應有盡有。
一觸即發(fā)。
齊玄素沒有蹚渾水的意思,退到一旁,喝了口酒。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