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又可曾想過,若是我一家不早些讓祖母斷了援助,兒子入仕之后,又要如何拒絕舅公一家所求?”
若真是被祖母一直接濟到科舉,那他將與舅公家豢養(yǎng)的門客無異。
舅公提出的所有要求,但凡他有一個不滿足,那便都是忘恩負義。
而如今,就是因為當初他有這份所謂的清高和骨氣,早早地拒絕了這份援助,如今對舅公一家,才能適當提攜,而不必任人予取予求。
容枝枝聽到這里,都不得不感嘆沈硯書當真是自小就聰明。
倘若真的依著公孫氏的,厚著臉皮被余家一直養(yǎng)著,沈硯書恐怕都坐不上如今的位置。
先帝是不會將攝政首輔的大任,交給余家門下一個身不由己之人的。
然而公孫氏哪里明白這些道理?
她就是聽沈硯書說了,也還是不屑地道:“你何須這般夸大其詞?”
“你祖母是你們的長輩,就是為了你們,對娘家伸手要錢,被人奚落兩句,又算得多大的事?”
“難道她的面子比我們的日子還重要嗎?”
“再說了,你與你舅公一家,本就是親人。”
“就算他們對你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那又如何了?”
“你總是太過有原則,才會與所有的親戚關(guān)系都不遠不近?!?
“就像你親弟弟,我叫你給他安排一個正二品的大員當當,以你的本事,難道你做不到嗎?”
“可你也不愿意做!”
“說你弟弟沒那個本事,只讓他在下頭當個小官?!?
“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弟弟與你,才是血脈至親?”
“你寧可便宜了那些外人,也不愿意心疼你弟弟。”
“這是為了什么?你當我不知道嗎?無非就是沽名釣譽,怕影響你的好名聲罷了!”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