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撫遠市籠罩著一層愁云,因為這座城市賴以生存的撫遠集團病了,病的很重。
蘇榆北的前任執(zhí)政風格是捂蓋子,對撫遠集團病入膏肓的消息是嚴防死守,堅決不傳出去,因為他擔心這消息散播出去,會讓社會出現(xiàn)動蕩。
他這么想也沒問題,不過一味的捂蓋子、掩蓋問題,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蘇榆北這個人向來是不要臉面的,所以他一到撫遠市便扯下了撫遠集團最后的遮羞布,讓撫遠集團的問題被所有人都知道。
不能在讓撫遠市這幾十上百萬人還活在虛假的繁榮中,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引以為傲的撫遠集團要扛不住了,要咽氣了。
現(xiàn)在所有撫遠人要團結一致,把撫遠集團扶起來,讓他繼續(xù)前行,這是唯一能挽救撫遠集團的辦法。
對蘇榆北的作法,上級領導呈兩派,一派認為蘇榆北做事太過激進,這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暴露出撫遠集團的困境,是可能導致社會出現(xiàn)動蕩的。
并且如此大刀闊斧的裁員,矛盾很容易激化,到時候很可能就是幾十萬人上街游行抗議的局面。
華夏建國這么多年,那怕當年的下崗潮,也沒出現(xiàn)這么多人上街抗議游行的情況,這不但會導致社會動蕩,更有損華夏在國際上的形象。
另外一派到是挺喜歡蘇榆北坦率的執(zhí)政風格,撫遠集團已經(jīng)這個德行了,還讓所有撫遠人蒙在鼓里,真當撫遠集團轟然倒下的那一霎那,所有撫遠人都接受不了。
到那個時候,天知道這幾十上百萬的職工會干出什么過激的行為,反到是不如蘇榆北這般快刀斬亂麻。
不管上級領導喜歡蘇榆北做法,還是不喜歡,總之撫遠集團的遮羞布已經(jīng)是沒了。
現(xiàn)在也無須蘇榆北動手,撫遠集團的一些人就開始推進精簡人員的事宜,原因很簡單,他們要想保住自己的飯碗,那就得砸掉一些人的飯碗。
這輸于撫遠集團的內(nèi)部矛盾,也是沒辦法避免的矛盾。
精簡人員事肯定會鬧出很多、很多的糾紛,可這都不重要,大勢已是如此,誰也不能改變。
面對洶涌而來的裁員大潮,所有人沒辦法反抗,只能隨波逐流。
最先大刀闊斧進行精簡人員的就是劉鐵軍的生活部,并且速度快得驚人,不到三天,竟然就精簡下去將近五萬人,并且這個數(shù)字還在增加。
反到是礦務部跟鋼鐵部沒太大的動靜,不過也在精簡人員,只是力度沒有生活部這么大而已。
后勤部這邊同樣如此,可跟生活部相比,完全就是小打小鬧。
其實精簡人員力度最大的反到是礦務部這邊,下屬大大小小的礦區(qū)幾乎都到了無礦可采的地步,但卻要養(yǎng)活幾十萬的礦山工人。
這是撫遠集團一個很大的包袱,但不知道為什么礦務部這邊基本就是小打小鬧。
但礦務部這邊的嚴重人員臃腫問題,蘇榆北也是必須解決的,生活部所有人都加一塊,也沒礦務部兩個礦區(qū)的工人加在一起多。
并且礦務部可并不是就那么一兩個礦區(qū),大大小小的礦山數(shù)量都快破百了。
當初這些礦山工人有多風光,現(xiàn)在就有多寒酸,早在去年所有工人的基本工資就發(fā)放百分之五十。
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三四個月沒發(fā)工資了。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工人竟然沒鬧起來。
這天天降大雪,冬天正式降臨撫遠市以及江北、江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