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wěn)妥起見,蘇晨帶領船隊貼著溫江東岸緩緩前行。他們利用清晨的濃霧作掩護,每天僅行進不到百公里。當霧氣散去,他們便靠岸安營,將木瓜船藏匿于岸邊的密林中,并設專人警戒。
或許是天公作美,或許是蘇晨的謹慎奏效,他們竟一路順風,于二月初便抵達了輕淡云。然而,貨物尚未到港,他們仍需等待幾日。
經過商議,大家決定在溫江邊安營扎寨,而由穩(wěn)重的林雙喜帶領幾人先行進城,與當地的孟邦解放軍接洽,以確保行動無阻,并尋找愿意逆水而上的貨船。
計劃一定,眾人便各行其是。蘇晨與孟東的船夫們結算了費用,揮手作別。逆水而上的路固然艱辛,但那些都是老船工們的事了,他們自有應對之法。
林雙喜則挑選了幾名得力干將,一同前往輕淡云城。
林雙喜的使命,便是與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吳景浩建立聯(lián)系,爭取他的支持,至少要確保他不給他們制造麻煩。
鮑啟盛在蘇晨他們出發(fā)前,便已通過電報與吳景浩溝通并獲得了他的同意。這種溝通方式在緬玉境內三十多支反政府武裝之間屢見不鮮。
盡管立場和政治訴求各異,但他們共同面對的是緬玉政府這個強大的敵人。因此,相互之間交換信息和情報成為了一種默契。
吳景浩雖然名義上接受了政府軍的改編,但實際上依然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他對這些反政府武裝有著天然的好感和認同感,因此幫忙解決一些小事對他來說并不算什么。
另一方面,他也在為自己留條后路,畢竟政府軍的態(tài)度未來如何尚不可知。
林雙喜一行人順利地踏入了輕淡云的土地并見到了傳說中的吳景浩。林雙喜原本以為吳景浩會是個獐頭鼠目的形象,但見面后卻發(fā)現(xiàn)他五官清秀、氣質儒雅,頗有幾分讀書人的韻味。
事實上,吳景浩確實畢業(yè)于緬玉著名的仰光大學,與歷史上的幾位重要國家領導人是校友。他在學校遭受的歧視和打壓讓他選擇了從軍之路,并憑借自己的才華和思維縝密在“孟邦民族解放軍”中脫穎而出。
吳景浩的內心其實對戰(zhàn)爭深惡痛絕,這也是他選擇妥協(xié)道路的原因之一。他希望通過另一種方式實現(xiàn)民族團結的理想。這種理念與乃瑞金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最終導致了兩人的分道揚鑣。
這些內情與林雙喜的猜測大相徑庭。當然,吳景浩也不會向一個初次見面的普通士兵過多解釋。
他熱情地接待了林雙喜一行人,在了解了他們的來意后,得知他們是來接收貨物,便叫來了手下陳登峰處理此事。
在輕淡云這個海運樞紐,各武裝組織利用港口收發(fā)貨已成為常態(tài),也是他們的收入來源之一。對于這種情況,吳景浩并未深究細節(jié),這也算是行業(yè)慣例了。
陳登峰是個機靈的人,他簡單詢問了情況后,便熱情地帶著林雙喜前往碼頭,并充當起了中介的角色。
他忙著幫林雙喜預定往溫江上游運送貨物的內河散裝貨船,希望能從這筆生意中賺取一些好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