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讓糧變多我們總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沒有天災(zāi)人禍吧"
"所以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找到更能承受天災(zāi)的糧食,找到產(chǎn)量更高的糧食
劉敬面色頓時就變了。
他幾乎坐不住,直接站起身來,瞪眼道:"周元!你別告訴我要改種其他糧食作物!"
"你可知道,水稻小麥養(yǎng)活了多少人數(shù)千年來,百姓是靠什么活著"
"改種其他糧食作物,你就是千古罪人!"
周元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劉大人怎么不穿麻衣"
"什么"
"麻衣雖然粗糙,但卻幾千年來保護百姓不被凍死,你為何不穿"
劉敬瞪眼道:"我穿的是絲綢,同樣可以保暖,但我絕不會異樣看待穿麻衣的百姓,否則就是‘何不食肉糜’了
周元笑了笑,道:"在絲綢出現(xiàn)的那一刻,為什么沒有人抵制它麻衣那么好,保護了那么多人,為什么還要生產(chǎn)絲綢"
"劉大人,道理也一樣,麻衣就是小麥水稻,絲綢就是新型糧食
"你要因麻衣而抵制絲綢的出現(xiàn)嗎你要因小麥水稻而抵制新型糧食的出現(xiàn)嗎"
"你嫌這大晉天下糧食太多"
劉敬急道:"錯了錯了!這不是一個道理!絲綢若是不頂用,人們還有麻衣穿。然土地就這么多,若是種了其他糧食卻不頂用,就要餓死人,代價完全不同
"前者可以并駕齊驅(qū),后者因土地有限,卻只能互相替代
周元沉聲道:"也沒有讓你全部種植新型糧食,在一個地區(qū)試點播種便是
劉敬道:"在一個縣播種,便可能餓死幾萬人,在一個州播種,便可能餓死幾十萬人,在一個府播種,便可能餓死上百萬人
"周大人你打算餓死多少人"
周元氣急而笑,忍不住道:"餓死的人還少嗎這幾年大旱,天下餓死之人何止千萬,劉大人,改種新型糧食也是在救命,救的是難民的命,救的是咱們子子孫孫的命
劉敬當即擺手道:"不必多!改種糧食是動搖天下根基之事,我絕不可能答應(yīng)!"
周元道:"番薯一畝可產(chǎn)數(shù)十石,是谷物的十倍以上,播種三四個月即可收獲,富有營養(yǎng),也香甜可口,有任何放棄種植的理由嗎"
"劉大人,世界是在發(fā)展的,以前人們連鍋都造不出,如今呢"
"以前人們連筆墨紙硯都沒有,如今呢"
"若前輩先賢都沒有勇氣嘗試新事物,故步自封,哪有如今的天地"
劉敬也是氣火攻心,大聲道:"你一個帶兵打仗的,跟我聊什么糧食你懂這個嗎"
"我告訴你,我劉敬也不是迂腐不化的石頭,若真有香甜可口的糧食能畝產(chǎn)數(shù)十石,我當然愿意種植
"但最多拿出幾十畝地,嘗試著播種,若收成極好,便擴展至一縣之地
"若來年收成再好,便擴展至一州之地
"以此類推,最終慢慢普及至整個大晉,完成糧食的更替,這起碼需要七八年的時間,慢慢去改變
周元沉聲道:"你去,你現(xiàn)在就去中原,去山東,你告訴那些難民,讓他們再堅持七八年!"
"劉大人,你知道中原需要多少糧食嗎哪怕是熬稀粥,一斤糧最多夠四個人吃一頓,每日至少兩頓
"這意味著,每天每人至少需要半斤糧!"
"那如果是五百萬人呢需要二百五十萬斤兩!兩萬多石啊!"
"每天兩萬多石,一百天就是兩百多萬石,你至少需要給我這么多糧食!"
劉敬倒吸了一口涼氣,駭然道:"兩百多萬石你是不是瘋了整個兩江的官倉才兩百多萬石!"
周元沉聲道:"給我二十萬畝地,這要求不高吧二十萬畝地,我還你兩百多萬石番薯!"
"不可能!"
劉敬大聲道:"畝產(chǎn)十石你以為你是神仙下凡?。?
周元道:"你必須同意,中原剿匪勢在必行,我需要糧食
"我已經(jīng)把條件降到這一步了,劉大人,你總要給我、給陛下一個交代!"
劉敬道:"番薯種子呢哪里去找"
周元笑了笑,緩緩道:"早在半月前,晉商的已經(jīng)聯(lián)系到閩商了,滿滿三大船番薯,已經(jīng)從海路出發(fā),大約十天后,將在萊登港靠岸,運往各地
"這件事,我已經(jīng)準備良久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