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懵懵懂懂地聽了半天之后,江意晚終于在他們不滿的控訴中,拼湊出了一些完整信息。
廚藝交流大會,說是交流,但廚藝的交流,當然免不了現(xiàn)場烹飪和切磋。
這種高規(guī)格,高要求的交流大會,又名額有限,來參加的都只有各個菜系中,最有影響力,經驗最足的那一小撮人。
在廚藝切磋時,雖說只是交流,不是比賽,但畢竟是全球直播,來自各地的廚師都齊聚在此,這也就意味著,也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來觀看。
各國的餐飲美食界,以及對美食感興趣的愛好者,都會密切關注大會的舉辦,權威性無容置疑。
故此,在這場大會上,能夠得到褒獎和贊揚的,就一定會被大多數(shù)觀眾所熟知。
獲得好評的廚師,不僅能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獲得觀眾的喜愛和支持,當然也可以讓自己所在的國家,所做的菜系,在全球的知名度上升,提升影響力。
所以雖說美食家們會盡量公正,但難免有些氣度小的人會抱有私心,那個f國的皮埃爾,以及站在他隊伍里的人,就是最嚴重的那一批......
仗著自己有些影響力,和一些國家的人團結起來,屢次對其他國家進行打壓,尤其是對亞洲這邊的菜系,充滿了偏見和惡意。
在他們的影響下,有許多歐洲人,也都錯誤地認為中餐一無是處。
但又由于他強大的影響力,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又或者說,就算是說了也沒用。
江意晚明白了,說白了就是仗著自己在美食屆有話語權,就肆意打壓一些有潛力的其它菜系,來維護自己的這種話語權。
但因為對這些公眾人物的盲目信任,許多人都被他們的評價所誤導,也就導致他們的話語權越來越強大,越來越不可動搖,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
可是......這種難題到底應該怎么破解呢?
有位老者一拍桌子,“這幫鱉孫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真當只有他們懂美食?做什么都要來指手畫腳的!”
另一人立刻慷慨激昂地附和,“就是!我老頭子做川菜做了五十多年,什么東西沒見過?就他們那爛得要命的烹飪技術,還有花里胡哨的擺盤!要不是還有攝像頭拍著,我真得好好批評一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