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姜家格外熱鬧,府門外聚集了許多人好奇觀望。
姜家這是做什么,拉了幾十車箱籠桌椅。
你沒聽說嗎姜家姑娘同靖安侯府和離了,這是搬嫁妝回娘家呢。
和離姜家可真行啊。
阿姐,我們到家了。姜寧跳下馬車,回身扶姜舒下車。
姜舒戴了帷帽,圍觀群眾看不見她的模樣,只能根據(jù)身段來揣測她是個美人。
姜寧護(hù)著姜舒快步進(jìn)府,將那些不懷好意的目光隔絕在外。
舒兒。姜母同姜父迎了出來,見到姜舒喜極而泣。
爹,娘,我回來了。姜舒抱住姜母,熱淚盈眶。
姜父拍著姜舒的背哽咽撫慰: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一家人團(tuán)聚,自是有許多話要說,可眼下最要緊的,是先安頓好。
你的舒桐院一直留著,我已讓下人收拾過,你去瞧瞧還有什么不妥。姜母抹掉眼淚,陪姜舒去安置。
姜寧跟在她們后面,像個快樂的尾巴。
時隔六年,再次踏足自己的閨閣,姜舒感觸萬千。
你瞧瞧,可有什么缺的,我命人添置。姜母拉著她四處查看。
姜舒搖頭道:娘布置的很好,什么都不缺。
咕咕——
什么聲音姜寧豎起耳朵細(xì)聽。
姜舒微窘,肚子控制不住又發(fā)出聲音。
咕——
姜寧聽出聲音來源,驚訝道:阿姐的肚子在唱曲兒。
姜母被逗笑,沒好氣的拍了姜寧一巴掌:你阿姐餓了,還不趕緊讓廚房備飯。
我也餓了,我也要吃。姜寧嬉笑一聲,腳步飛快的去了。
小半個時辰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頓不倫不類的團(tuán)圓飯。
沒吃午飯又折騰了半天,姜舒餓壞了,吃什么都覺得香。
這個也是阿姐愛吃的。姜寧把一盤香辣河蝦端到姜舒面前。
姜舒受不了魚腥味兒,是以她吃的蝦需要用白酒和多種香料去腥,確保沒有一點腥味兒。
好吃嗎姜寧一臉期待的問。
姜舒點頭:好吃,就是剝殼太麻煩了,我先吃別的,等會兒再吃蝦。
我給阿姐剝。姜寧自告奮勇。
他記得小時候他也嫌吃蝦麻煩,每次都是阿姐剝好了給他吃,現(xiàn)在該他給阿姐剝了。
寧兒長大了,知道疼人了。姜母笑的欣慰。
姜父看姜舒的眼神慈愛又心疼,給姜舒夾了一塊糖醋排骨道:八月二十六是個吉日,我想給舒兒辦個歸家宴。
啊姜舒驚詫,咽下口中食物道:會不會太張揚了些
自來女子休棄和離歸家,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從來都是低調(diào)不聲張。
可到了她這,竟要大辦歸家宴,豈不是讓全上京的人都知曉。
就是要張揚,讓所有人都知道,是我姜家看不上他靖安侯府。姜父憤聲道。
對,就要大辦。姜寧極力支持。
娘。姜舒看向姜母,征求她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