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新鮮。
李辰來了興趣,道:你仔細(xì)說來,只要有道理,本宮聽你的便是。
劉思淳循循善誘,說道:倘若殿下親自出面,那么在那些大商戶和大地主看來,即便殿下再客氣,那也是殿下以東宮太子的權(quán)勢,強(qiáng)壓他們掏錢。
為了保命,他們或許會就范,但是咱們需要的不只是他們的錢,他們的錢再多,比起全天下的百姓來說,也是滄海一粟。
咱們需要的是他們作為帶頭人,把口碑給傳揚(yáng)出去,把這件事情說成是天大的好事,普通百姓知曉幾何他們只知道這些人是他們所知道的做生意、賺錢最厲害的人,他們都說好,那么就一定好。
從眾心理之下,朝廷稍加疏導(dǎo),這件事情便有辦成的希望。
因而,最好是殿下身邊的人,擁有足夠的身份與地位,能壓得住這些人,但卻又不能是殿下親自出面,如此,既帶了殿下的權(quán)威,又避免讓這些人產(chǎn)生抵觸逆反···此人,太子妃最為合適。
劉思淳說出太子妃三個字的時候,也是壯足了膽,鼓足了勇氣的。
可在她看來,的的確確只有太子妃最合適。
李辰聽完沉默良久。
他是在考慮劉思淳所提的意見。
讓蘇錦帕來做···
倘若沒有叛變之亂那個晚上,蘇錦帕驚艷到極點(diǎn)的表現(xiàn),李辰肯定想都不想就拒絕了。
但是現(xiàn)在,似乎不是不能考慮。
良久之后,李辰說道:你將那些大地主、商戶的名單擬一份過來,本宮派人去送信。
這事,成了。
劉思淳恭敬道:民女遵命。
站起身來,李辰說道:行,時間差不多了,先用膳,用過膳之后,本宮就該回去了。
在劉家這一頓飯,吃得很平淡。
能作陪的也只有劉思淳、劉思達(dá)和劉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