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盛傳,耶律神玄是天神給遼國的禮物,是天定的下一代遼國之主。
這個傳說已經傳了幾十年。
耶律神玄當太子,也當了幾十年。
而事實上,在遼國國內,耶律神玄也的確很有威望,支持他繼位的,占大多數。
但問題是遼國不同于大秦。
大秦還有一大堆的分封藩王攪風搞雨,更不要說遼國這么一個本質上由多個部落聯合共同組成的政權。
在遼國這么一個大統(tǒng)一的盤子下面,是涇渭分明的各大部落族群,還有王爺們。
并且,遼國民風彪悍,游牧民族尚武棄文。
這樣的大環(huán)境之下,耶律神玄沒有大的戰(zhàn)功,哪怕是登基了,也不可能服眾。
而對于遼國來說,最大的戰(zhàn)功就在大秦身上。
但不管是老皇帝還是耶律神玄自己都很清楚,想要吞掉大秦幾乎是不可能的。
遼國成立數百年,可草原游牧民族的歷史已經上千年。
這千年來,就從來沒有游牧民族打得天下的記錄。
中原再弱,草原再強,草原也統(tǒng)治不了中原。
反倒是越來越多游牧民族開始被逐漸漢化,信仰起了中原文化。
如今遼國貴族圈子在私底下大肆流傳漢族文化的書籍詩經,就是鐵證。
所以即便是耶律神玄自己,也只是想盡可能地擴大戰(zhàn)果,給自己這一層金身再加厚幾層,要滅大秦,不可能,至少現在不可能。
遼國國內都不太平,大秦雖然看似虛弱,但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那些藩王就不是好惹的,更不要說大秦朝廷,依然還在,沒亡。
所以耶律神玄和老皇帝定下的戰(zhàn)略,就是趁著這一次大秦帝國的內亂,盡可能地讓大秦朝廷更加虛弱幾分。
到時候,對搖搖欲墜的朝廷最垂涎三尺的,不是他們這些外人,絕對是那些已經隱忍蟄伏幾十年的藩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