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沉默,不是沒有話說。
而是在等待李辰開口。
在沉默中為后續(xù)更大的沖突而醞釀積蓄力量。
這一場沖突,在情理之中,卻也在意料之外。
來的太快太突然了一些。
坦白說,有些超出了李辰的預(yù)期。
他知道趙玄機必然會采取一些手段,特別是當他選擇截殺耶律古贊齊送去遼國的信件時,李辰就知道這老家伙是真的著急了。
可是一直以來,和趙玄機建立的彼此默契,讓李辰多少有點看輕了趙玄機的本事。
現(xiàn)在,這當頭一棒,把李辰給打醒了。
要是自己仗著穿越者的身份,有后續(xù)幾千年的歷史文明記憶,就覺得可以為所欲為了的話,趙玄機這樣的老狐貍會把他啃得連渣滓都不剩下來。
能在封建時代,一步一步走到權(quán)力核心層,這樣的人,果然沒一個是簡單的。
百官逼宮,那是連皇帝都要低頭的大事。
這代表著臣子和皇帝之間的矛盾已經(jīng)累積到了一個必須爆發(fā)的地步。
縱觀歷史,除了那幾個絕代狠人皇帝,哪一個皇帝面對這樣的情況不低頭
皇權(quán)至高無上,可皇權(quán)也不一定就是無敵的。
政治中有所向披靡的強人,但這建立在對權(quán)力和人事絕對的掌握之上。
李辰顯然還沒到這個地步,所以他會面對百官逼宮的局面。
而現(xiàn)在,就是趙玄機在用自己在朝堂上十多年的深耕,撬動李辰身為監(jiān)國太子的權(quán)力基礎(chǔ)。
看著趙玄機,李辰淡淡說道:閣老這是要本宮低頭
趙玄機平靜地回答道:殿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哈哈。
李辰大笑一聲,說道:好,好一個知錯能改,好一個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