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正是此物!
李辰喜于形色。
此時大秦帝國的糧食產量,不過每畝平均兩石的糧食而已,這算下來,不超過300斤糧食。
可以說是相當的寒酸可憐。
但沒辦法,在化肥、灌溉技術沒有取得長足發(fā)展之前,這樣的產量基本上已經是極限。
縱觀整個封建時期,每畝地的糧食產量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浮動變化,全靠人力耕田,種子也都是良莠不齊,收成如何,基本上只能靠老天爺賞飯吃。
此物名為甘薯,又叫紅薯,可以替代糧食作為主糧食用,作用極大,可直接洗凈削皮生食,也可煮熟后食用,更可曬干后長久保存,實在不行,磨成粉之后,可以變化加工成多種食物。
李辰接過了這小布包,小小一個布包,卻是大秦帝國改善民生命脈的關鍵。
最重要的是,這東西一旦種植下去,照顧得當的話,這么一株植物下面少則三四個果實,多則六七個,每畝地的產量可輕松突破五百斤,幾乎是大麥粟米的一倍還多。
李辰眼神中閃爍著興奮至極的光芒,對劉思淳說道:現(xiàn)在,你知道本宮為何如此著急興奮了
劉思淳的俏臉上滿是震撼的神色,她驚呼道:當真!
作為一名商人,劉思淳的嗅覺遠比普通人更加敏感。
她很清楚要是李辰說的是真的,那么這東西幾乎可以掀起一場革命。
其中所蘊含的機會,讓她不由自主地呼吸急促起來。
可隨即,劉思淳就意識到了不對。
如果真的這么好,為什么浙閩一帶早就接觸了它的百姓卻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