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抬頭看著張安世。
這些日子以來,他都在拼命出貨。
不過市場就好像海綿一樣,雖然是十五兩、十六兩,甚至是十八九兩,到了現在二十兩的價格。
只要張家的桐油一出手,便立即會被吸干。
看來張安世的判斷是沒有錯的。
有人就是在瘋狂地吃進桐油,而且是有多少就要多少的那種。
這么大的出貨量,這樣的價格,價格居然還能不斷地漲,這就說明,有人早就調度了天量的資金。
若是對方沒有充分的準備,是不可能接下這么多貨物的。
其實這些日子,朱金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價格實在太高昂了,高昂到了可怕的地步!那些高價吃進他們貨物的人,他們到底打算多少銀子賣出
而且因為這樣的價格暴漲,也已引發(fā)了京城內外對桐油的關注,有一些小商賈已經開始籌集資金,想要躍躍欲試了。
畢竟……世上哪里有這么好掙的銀子,躺在家里就將銀子掙了
而這……恰恰也是朱金所擔心的,若不是跟著張安世,或許這個時候,此時的他也成為這些人里的一員了。
而如今,處于這風暴眼之中,朱金非但沒有了貪婪,反而感覺到的是一種恐懼。
這是一種人為的做局,當初的他,包括了許多中小商賈,其實不過是任人擺布的棋子罷了。
"承恩伯,接下來,怎么辦"
張安世胸有成足地道:"再拋一點貨,然后……調集所有剩余的桐油,賤價出售!"
"賤價"朱金大驚失色,忍不住道:"現在價格可都二十兩了,再過一些日子,怕是能到二十五兩。"
張安世搖頭道:"依我看……時候差不多了,許多中小商賈現在已經籌措到了資金,若是再等,這些人就會大批地進貨,到了那個時候,對方也會借此機會,開始大規(guī)模地出貨,我們必須趕在對方出貨之前,教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朱金心里還是有些不甘,便道:"要不,再多賣幾日,哪怕多賣兩萬石……"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連朱金也不能免俗。主要是利潤實在太大了,是人都把持不住。
這等游戲,比的就是誰更財大氣粗,比的也是誰的消息渠道更廣,同時比的……還有誰心志更堅定。
張安世道:"越是想要掙大錢,就越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若是連這個都做不到的人,必死無疑。"
朱金聽罷,整個人像是一下子清醒了一些,不由信服地看著張安世:"那么接下來該怎么做"
"再出一萬石的貨吧,然后等鎮(zhèn)江、蘇杭那邊快馬送來的消息,此后……將剩余的桐油,一起拋入市場,賤賣。"
朱金又不解了:"賤賣"
張安世道:"定價二兩一石。"
朱金這下就吃驚了。
他原以為只是純粹地拋貨,怎么著也能賣個十幾兩銀子。
可是直接定價二兩一石……這……這豈不是……少賺了數十上百萬兩銀子嗎
"伯爺……"
張安世豈會不知道他想什么,便瞪著他罵道:"我知道你想說什么,可是你這狗娘養(yǎng)的東西,難道不知道,我們根本不是逐利的商賈,我們是國家的棟梁!"
"若是讓桐油維持這樣的高價,國計民生怎么辦百姓怎么辦你這家伙在我身邊這么久,怎么我的一點優(yōu)點都沒有學到,盡學了一些旁門左道少他娘的啰嗦,我不但要這些投機商們死,我還要市場恢復如初。誰要是敢攔著我張安世積德行善,我就剮了他。"
朱金聽罷,不禁哭笑不得,卻在心里對張安世無形的更敬佩了幾分。于是再沒有他,忙點頭道:"是,是,小的該死,要做善事。"
于是……
就在市場繼續(xù)上揚的時候,那另一處宅邸的人,已開始彈冠相慶。
"漲了,漲了,到了二十三兩。"
"先生,近來,又有人在出貨。"
"是誰"老人沉吟著,他并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狂喜,而是一直保持著鎮(zhèn)定。
"應該是棲霞那邊的。"
"棲霞……"老人笑了笑,道:"出了多少。"
"應該有一萬石左右。"
老人冷冷道:"這些人倒是不貪心,不過……不用管他們,全部吃進,不要讓這一萬石的桐油壞了行情。"
"是。"
"還有……放出消息去。"老人道:"就說……蘇州和杭州的大商賈要預備進京了,因為桐油吃緊,打算大量吃進桐油。"
"好,我這便放出消息去。"
"市面上,所有二十五兩銀子以下的桐油,都給老夫立即吃進,再放出消息去,大軍缺桐油,五軍都督府……打算征用桐油。"
"啊……"來人露出驚訝之色,看著老人。
"放心……"老人微笑道:"越是如此,這桐油才越是寶貝,現如今,那些中小商賈們還在觀望,現在桐油的價格太高,他們還下不了這個決心,現在……就逼著他們下決心,要讓他們知道,未來整個天下,都沒有桐油可用。"
"明白了。"
其余人等,一個個露出了喜色,有人甚至已經開始計算著自己的收益了。
按現在的價錢,幾乎所有人都已掙了個盆滿缽滿,這一次發(fā)大財了。
而老人面上卻依舊平靜無波。
他背著手,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布鞋,露出幾分厭惡之色,隨即道:"價格到了二十五兩,便要預備拋售了,當然,大家都不要急,慢慢地拋……"
說罷,他看向身后的人:"錢莊那兒,怎么樣了"
"幾處錢莊,該借貸的都借貸了,他們那邊……說了,銀子還有些,若是再告借,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實在不成,卻還需去籌措……"
老人頷首道:"銀子足夠支撐到二十五兩的價位即好。"
當下,他悠然自得地笑了笑:"諸位,都等著用倉庫去裝銀子吧。"
…………
紫禁城里。
一封奏報悄然地送到了朱棣的御桉上。
是錦衣衛(wèi)的密奏。
朱棣低頭看了一眼,不由得為桐油的價格而吃驚。
短短時間,價格竟高漲了十倍。
十倍的利差啊,這是多讓人恐懼的事。
朱棣道:"亦失哈。"
亦失哈道:"奴婢在。"
朱棣深吸一口氣,才道:"桐油上漲,以至許多的東西都漲了,此事……不可小看,讓戶部那邊,盯緊一些。"
"是。"
朱棣嘆了口氣,又道:"還真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朕真沒想到,區(qū)區(qū)一個桐油,竟有如此的能量。"
說罷,他皺起了眉來,陷入深思。
每一個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即便是朱棣,他愛錢,可一旦涉及到了動搖國本的事,對于朱棣而,就是觸碰不得的紅線了。
半響后,他道:"告訴紀綱,京城的動向,要細細打探,還有……各市關于桐油的價格,也要隨時奏報。"
亦失哈看了看朱棣的臉色,道:"陛下,奴婢聽人說,現在到處都是風風語,甚至還有人說,這桐油得漲到三十兩去,而且……許多制油傘、油布以及造船的匠人,如今尋桐油而不可得,這些東西,價格也都在漲。"
朱棣只澹澹地點頭道:"朕知道。"
亦失哈道:"長此以往,只怕百姓們要吃不消,自然……奴婢本不該說這些話……只是……奴婢以為陛下還需深思。"
朱棣看了他一眼,笑道:"你這奴婢,好啦,朕比你清楚。"
卻在此時,又有宦官來,行禮道:"稟陛下,漢王殿下求見。"
聽到漢王來了,朱棣只平靜地道:"宣進來吧。"
沒多久,便見漢王朱高煦興高采烈地走了進來:"父皇,父皇……"
"怎么啦"朱棣雖是說著話,卻靠在椅上,低頭故意看奏疏。
朱高煦樂呵呵地道:"父皇你知道不知道,外頭這做桐油買賣的都賺瘋了。"
"嗯"朱棣總算抬頭起來:"這于你何干"
朱高煦忍不住得意地道:"
臣也買了七千多石,哈哈,十七兩買進來,才幾天功夫,就二十多兩;,這才多大一會兒工夫,就掙了幾萬兩銀子。"
朱棣深深地看一眼喜出望外的朱高煦:"是嗎"
"父皇不是一直都說兒臣只曉得喊打喊殺嗎其實兒臣也是略知經濟之道的,兒臣一看這行情,便果斷出手。父皇,你等著瞧,這桐油還要漲呢,不漲到三十兩銀子都不罷休。"
"噢。"朱棣卻只是澹然地點點頭,目光似乎有些復雜。
"父皇怎么也不夸我?guī)拙?朱高煦有點幽怨。
朱棣看著朱高煦,這時卻不知該說點什么了,張了張嘴,最后十分艱難地道:"嗯,不錯,你持家有方。"
亦失哈在旁,似乎看出了一點什么,便笑了笑:"漢王殿下,陛下現在有事要處置。"
朱高煦便道:"有什么事,還不是征安南,若是讓兒臣出馬……"
亦失哈道:"陛下自有明斷,就請漢王殿下……"
朱高煦大為不滿,可看著朱棣又低頭看著奏章,卻只好搖頭道:"那兒臣告辭啦。"
說罷,便泱泱離開了。
等朱高煦走了,朱棣把視線從奏章上抬起來,口里嘆了口氣。
亦失哈道:"陛下您……"
朱棣道:"若是太子干了這樣的事,朕一定會狠狠地責罵他,因為他是太子,太子應該心系天下,而不能因為此等蠅頭小利而沾沾自喜。"
朱棣頓了頓又道:"可若是漢王這樣做,朕也只能夸他幾句了,這樣也不是壞事,他至多只是有些蠢罷了,有時候,兒子蠢并不是壞事,怕就怕又壞又聰明。"
亦失哈明白朱棣的意思了,可這話自是不能陪著朱棣深聊的,只能尷尬地笑了笑。
朱棣道:"你說這么蠢的兒子,他像誰"
這……
亦失哈身子抖了一下,這是送命題啊,他更加謹慎起來。
這可不敢亂說的,可陛下問出口的話,他又不能不回話。
"漢王殿下勇武過人,有蓋世武功,可尺有所成,寸有所短……"
"好了,好了,你不必說了。"朱棣瞪他一眼,厭惡地擺擺手,轉而道:"張安世那個家伙,最近怎么沒動靜現在桐油這個樣子,他也沒有反應嗎"
"這……"
朱棣又怒了,氣呼呼地道:"入他娘的,這游手好閑的家伙!"
…………
"伯爺……"
以朱金為首,數十人已集結。
一份份從各地快馬送來的消息,也都出現在了張安世的桉頭上。
張安世低頭看著一份份快報,忍不住道:"大手筆,真是大手筆啊,這些人……真夠狠的。朱金,人都來齊了嗎"
"來齊了。"朱金恭敬地道。
張安世目光幽幽地道:"依著我看,他們的資金……也差不多了。不過他們有沒有資金都無所謂,大家比的也不是資金多少。比的是人心……現在開始,所有人依令行事,我要三天之內,教他們全部都死給我看。"
朱金摩拳擦掌:"遵命。"
眾人隨即一起唱喏,便各司其職,一哄而散。
張安世抬頭看著墻壁上的輿圖,深吸一口氣,眼中的目光明亮起來,決戰(zhàn)的時候到了。
…………
此時,一批批的桐油出現在了市場上。
如今這價格堪比黃金的桐油,開始出貨。
二兩銀子一石,童叟無欺,每人限購三升。
這價格一出,整個京城的人都已經沸騰了。
外頭可是二十多兩銀子一升啊。
可在這兒,竟只需區(qū)區(qū)二兩銀子。
一下子的……京城大街小巷,自然開始有人瘋狂地搶購。
好在……必須限量,這一批貨,只是細水長流地售賣。
可是即便只是零售,對于絕大多數人而,這種心理沖擊就太大了。
分明這里有二兩銀子的桐油,可另一邊,桐油竟高達二十多兩。
原本許多中小商賈,已籌措了資金,正想要大批進貨,好分一杯羹。
可此時,一見各處都有二兩銀子的桐油零售,尤其是在那棲霞渡口,于是連忙捂住了自己的錢袋,繼續(xù)觀望。
這一下子,京城的議論就又沸騰起來了。
張安世那兒,手頭還有四萬石桐油,若只靠零售,售賣半個月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雖然只每人限購三斗,可實際上……卻是敞開來賣的,只要人來,就一定賣給你。
"二兩銀子一石的價,真是想不到……聽說是兄弟商行那邊出的貨,據聞他們手頭上的貨不少。"
"聽說他們有幾十萬石……"
"怎么可能……我不信……不是說,桐油緊張嗎"
"這哪里知道,可人家就是敢用這個價錢來賣,這下好了,不少急需進貨的制船、制傘的,暫時可以緩解了。"
整個京城都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