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林和禮稱臣,文武百官陸陸續(xù)續(xù)稱臣,從晨光乍現(xiàn)到夕陽落下,一切塵埃落定,謝珣稱帝,改國號北寧,年號建元。
消息傳到鳳府時,鳳妤松了一口氣的,雖早就篤定謝珣能處理好一切,可聽到他稱帝后鳳妤才覺得恍如隔世,他終于如愿了。
恭喜姑娘,賀喜姑娘……冬雪忍著傷痛恭喜鳳妤,冬雪和夏竹心中難受,就差一步啊……她們姑娘若能再撐幾日就好了。
鳳妤臉上沒有一點喜色,心中想的也是若是姐姐再能撐幾日就好了。
鳳府二房沉浸在鳳姝與世長辭的悲痛中,可下人們都很開心,都知道新帝和鳳妤感情深厚,謝珣登基,謝家就要出一位皇后了。
下人們倒是喜氣洋洋的,連老夫人房里的侍女們都歡喜雀躍,老夫人在鳳姝過世后病了一場,幸好不算重病,聽聞喜訊后人也精神了一些。容媽媽安撫她,她的福氣還在后面,定要好好養(yǎng)身體,看著鳳妤風光大嫁。
大孫女香消玉殞,小孫女鳳命加身,老夫人又悲又喜,情緒大起大落后,人就更疲倦,不管如何,與鳳家總算是一件大喜事。
鳳家大房就沒那么開心了。
特別是鳳長林回家后告知大夫人,謝珣登基后,大夫人幾乎失態(tài)地尖叫,為什么是謝珣,不是端王
她原本著急地在家等消息,就等著端王登基的消息傳來了。宮中發(fā)生巨變,端王被急召進宮,鳳長林也隨著一起進宮,臨走時透露過他們家怕是要有大喜事了。大夫人滿心雀躍,宇文景若是被殺,太子和諸位皇子年幼,皇位必然會是端王的。
端王登基后,鳳婉就是皇后,她就是皇后之母,鳳家就是后族了。
日后,她的外孫就是太子,皇帝。
如今,鳳家仍是后族。
可皇后,變成了鳳妤,不再是鳳婉。
怎么會是謝珣大夫人失望,著急,又憤怒,難道朝臣們都沒有意見嗎謝珣怎么會登基,本該是端王啊,我女兒才是鳳命,當年大事算過,我們婉兒是富貴命,是鳳命,怎么會……怎么會是鳳妤那病秧子,一定是搞錯了,一定是搞錯了。
住口,不要再說了!鳳長林也很挫敗,他在宮中一天,回來后也沒心情用晚膳,不說大夫人失望,他也很失望,原本有機會能當后族。如今雖也是后族,卻大大不同,林和禮若不是倒戈,謝珣不會那么容易就登基。
建元帝……北寧的開國帝王。
尊貴無比!
就算是謝珣登基,阿妤也會是皇后,鳳家……鳳家仍是后族。只是皇后換了一人罷了,只是可憐他的大女兒。
端王爵位保不住,她和兒女們怎么辦
你糊涂了,這怎么一樣,我們已經(jīng)分家,二房和我們沒有關系。況且謝珣登基一定會清算,端王……端王的爵位能不能保留還是一回事,婉兒也不再是王妃,日后可怎么辦她還有一兒一女,如果謝珣清算到端王頭上,她要怎么辦不如趕緊和離,她帶兒女回家。阿妤和婉兒感情不錯,孩子雖是宇文氏的,阿妤看在婉兒面子上,也不會苛待。怎么偏偏是謝珣,竟然是他……
大夫人急急忙忙往外走,鳳婉帶著兒女還住在家里,她要去找鳳婉,讓她和端王和離,若是謝珣遷怒,她哪怕是跪著求鳳妤,也會讓鳳妤讓她的外孫們一條生路。
不管是鳳妤為后,還是鳳婉封后,對整個鳳氏都是一樣的。可對鳳家大房和二房就有天壤之別。鳳妤被送出京后與謝珣一起謀反,大夫人沒少和蘇月嬌爭吵,蘇月嬌也知道理虧,除非大夫人辭過激,否則蘇月嬌也不會與她計較。
鳳長青不愿和兄嫂爭吵,也知道牽連大房,所以主動提起分家,撇清關系,鳳長林就算不愿在這時落井下石??僧敃r京中形勢也不允許他們兄弟兩家捆綁在一起,只能分家,端王也只能保住岳父一家,保不了整個鳳府。
鳳姝進宮后,蘇月嬌也被大夫人冷嘲熱諷過,這幾年形勢復雜,因為鳳妤和謝珣反叛的事,鳳家處境艱難,鳳姈至今也沒定親,大夫人難免會有怨。
如今,變天了,謝珣登基,一切都不一樣了,二房一飛沖天,成了皇后母族,鳳婉卻連王妃之位都保不住,大夫人與鳳婉說起時,心有不甘,又只能接受。
鳳婉看著床榻上熟睡的一雙兒女。
和離嗎
母親,夫婦本是一體,福禍相依,王爺若不離,我也不想當一個背信棄義的人。鳳婉眼神漸漸堅定,我不想和離。
謝珣一定會清算宇文氏所有人,你……端王爵位肯定保不住,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了孩子們著想,他們畢竟姓宇文,若是和離歸家,就是鳳家子,謝珣就算發(fā)難,也會看在鳳妤的面子上,輕拿輕放,不會為難。大夫人苦口婆心地勸說。
鳳婉不為所動,母親,我心意已決,你不要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