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您來得正好,勸一勸老太傅和幾位大人,錦衣衛(wèi)奉皇命抓捕叛臣,他們一再阻攔,維護叛臣,視為同黨,違令者殺!張順那身深藍色的錦衣衛(wèi)官服被雨水浸透,手中彎刀沾了血,語氣強硬,不留情面。
林和禮把傘給了影衛(wèi),讓他為老大人們遮風避雨,急怒的林和禮反手一巴掌狠狠地打在張順臉上,這位手段不管再狠厲,脾氣卻始終穩(wěn)定的林家大公子是第一次在人前暴怒,你要殺誰,你敢殺誰
張順被他一巴掌打得懵了,捂著臉不敢置信,錦衣衛(wèi)是天子近衛(wèi),若說三年前對京中王孫貴胄有所忌憚,是因先帝被架空,權力不高。錦衣衛(wèi)是天子的狗,天子威信越高,這條狗咬人就越痛,狗仗人勢。
這三年來,錦衣衛(wèi)在京中肆無忌憚,京中官員誰敢反抗,更不要說人前掌摑錦衣衛(wèi)同知,張順眼里的殺意都要溢出來。
林和禮……
你還不配直呼本官名諱!林和禮手腕一翻,已奪過張順手里的彎刀,朝張順橫劈而去,張順在被他奪走佩刀時就嚇了一跳。
錦衣衛(wèi)在他身后站成一排密密麻麻,他往后躲閃不及,情急之下抓過身邊一名錦衣衛(wèi)擋在眼前,刀鋒過喉,血舞濺落雨中。張順身前的錦衣衛(wèi)被林和禮一劍封喉,張順甚至來不及看清楚他到底抓了誰當替死鬼,那人已死在林和禮刀下。
張順,你敢殺我嗎林和禮緩緩問,這是眾人第一次見到內閣文臣當眾殺人,干脆利落,若張順不躲,死的就是張順,他根本不在乎殺的是張順,還是哪一位錦衣衛(wèi),這群錦衣衛(wèi)都改為今晚的事,付出代價!
張順哪敢殺林和禮,只不過是虛張聲勢,希望林和禮能夠知難而退,哪想到林和禮敢殺他,原來你們錦衣衛(wèi)也怕死,殺常家老小時,怎么就不怕死
我們也是奉命行事,是常家抵抗皇命,本就該殺!
你以下犯上,也是該殺!林和禮冷漠地看著他,我殺你如螻蟻,連借口都不必尋。
林和禮把佩刀丟到他身上,張順慌忙抱著,臉色在暴雨中慘白至極。
林和禮簡意賅,滾!
錦衣衛(wèi)被林和禮逼退后,他的人把張老太傅和幾名大臣扶進錦衣衛(wèi)衙門里,他也是在路上聽聞常家慘事,驚怒不已。
鳳家如何了
鳳長青和蘇月嬌不在鳳府,子時前錦衣衛(wèi)就奉命到鳳府抓捕鳳長青和蘇月嬌,他們卻不在府中,早就逃脫。宸妃跳下城墻后,皇上派錦衣衛(wèi)去鳳府抓人,端王和端王妃攔著錦衣衛(wèi),沒有讓他們進府,暫時算安全。鳳府早就分家,又有端王在中間斡旋,只要鳳長青和蘇月嬌逃脫,應該不會有事。一名年輕點的官員迅速把消息匯報給林和禮。
張老太傅說,柏卿,如今怎么辦誰還能阻攔他,江南還在打仗,京中就出這么大的事,我們這群大臣難辭其咎?。?
君主無道,就是群臣無能!
林和禮也不想再糾纏于究竟誰對誰錯,眼下最大的危機是要平息這一場禍亂,亂局是因宇文景而起。
也該由宇文景而結束。
大學士,我們真的要對這樣的君主……盡忠嗎伴隨著張老太傅一名學子聲音淚流滿面,三年前寧州鐵騎的血流得還不夠多嗎今晚常家滿門被滅,上千官員家眷被囚大牢,我們都做錯了什么人君無道,暴虐其臣,勾結鄰國,興兵作亂,為什么我們要忠誠于這樣的君主
住口!張老太傅訓斥,林和禮看向那名學子,對他有點印象,年紀還很輕,是老太傅的得意門生,與常家姑娘有婚約,今晚常家被滅門,常家姑娘持劍與家人一起抗敵,死于錦衣衛(wèi)亂刀下,他的未婚夫向張老太傅求援,去常家時已晚了一步。
若是以往,林和禮也不想聽到這樣的論,可今晚再一次聽到旁人說君王無道,他也不禁在想,他讀了這么多圣賢書,究竟是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