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個月的過去。
能源循環(huán)的研發(fā)也進入到了尾聲。
研發(fā)大廳中。
葉凡站在總控屏幕前,看著核心發(fā)動機啟動后的實時監(jiān)控眉頭微皺。
在他身后,科技院上百名院士低聲議論。
“這也不行??!”
“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
“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葉老師展現(xiàn)出的科研水平都夠我們這些人學一輩子了?!?
“所謂能源循環(huán),本身就是一個假命題,以現(xiàn)在的科技水平根本達不到?!?
…
“安靜!”
葉凡一出聲,大廳中迅速沒了聲音。
他轉過身,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我知道大家此時心中一定有很多疑問,以現(xiàn)在的科技水平想要做到能源沒有損耗的確非常難?!?
“但是……”
話到于此,葉凡的聲音提高許多,“難,并不代表沒有可能!”
“放眼過去,科研工作中的那些奇跡,不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
不少人紛紛點頭。
對于葉凡的這個觀點,他們并不否認。
就在這時,人群之中走出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此人正是研發(fā)五組組長,趙成杰。
三級院士,也是科技院年輕一代的代表人物!
當然,葉凡和寧希除外。
葉凡注意到趙成杰的行為,不由投去目光,“趙組長有什么不一樣的意見嗎?”
之前他對趙成杰并不了解,不過最近這段時間中,趙成杰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人在科研領域中的天賦非常高,年紀輕輕就已經(jīng)成為三級院士,而且以他目前的貢獻值,四十歲之前肯定能成為四級院士。
最關鍵的是趙成杰無論對人還是對事,態(tài)度都很謙遜。
趙成杰抱了抱拳,“葉老師,我的確有個疑問?!?
“說來聽聽?!?
“您設計的能源循環(huán)發(fā)動機加以超導技術,也只能保證80%左右的能量節(jié)省,剩下的20%怎么弄?”
趙成杰不卑不亢地說出心中疑問,“以目前的情況,就算給能源循環(huán)發(fā)動機配以最大的能量儲存技術,它在太空中的作業(yè)時間最多只能堅持半年。”
“超過這個期限,所謂的能源循環(huán)根本不存在,除了這一點外,還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
葉凡饒有興致地挑了挑眉,“什么問題?”
趙成杰回到:“能源循環(huán)發(fā)動總機啟動需要大量的能量催動,以我們目前掌握的能源技術根本無法支撐?!?
“別說是我們,就算是在這個領域最為擅長的雪洋國恐怕也要望而生嘆,昨天晚上我熬夜做了一個推算,想要集齊催動能源循環(huán)發(fā)動總機的能量,除非我們掌握一種技術?!?
葉凡看向趙成杰的目光帶著幾分欣賞,“可控核聚變?”
“沒錯!”
趙成杰重重點頭。
在場的其他人聽到‘可控核聚變’這幾個字后,臉色紛紛一變。
對于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在場之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
這項技術已經(jīng)被提出了很多年,可并沒有國家成功攻克。
甚至有人說,哪個國家要是掌握了可控核聚變,就等于掌握了人類跨入新文明的鑰匙。
其實這話一點都不夸張。
人類目前發(fā)展的窘境,無非就是能源問題。
地球上可采集的資源有限,資源有限也就代表著能源有限。
無論科技怎么發(fā)展,都離不開能源。
科技和能源,就像是魚和水的關系一樣。
正因為如此,可控核聚變乃是無數(shù)國家都想攻克的一項技術。
一旦掌握這種技術,就掌握了無窮無盡的能源。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自從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的理論出現(xiàn)以后,無數(shù)國家都進行過嘗試。
最終的結果,無一例外。
失?。?
這項技術就像是一道天塹,牢牢地將人類阻隔在懸崖邊緣。
“沒錯!”
趙成杰點頭承認,“除了可控核聚變,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辦法可以集齊能源循環(huán)發(fā)動總機啟動所需的能量?!?
“思路不錯?!?
葉凡先是夸了趙成杰一句,隨后承認:“其實,這條路倒也不是行不通?!?
眾人:“……”
這可是可控核聚變??!
能不能不要說得如此輕描淡寫?
“哦?”
趙成杰眼神炙熱,“葉老師此何意?”
葉凡輕飄飄地給出回答,“之前我也設想過以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來完成能量催動,只不過這項技術攻克起來有點麻煩。”
“……”
可控核聚變?
有點麻煩?
這話讓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那是有點麻煩嗎?
迎著無數(shù)道怪異的目光,葉凡微微一笑,他很清楚眾人此時的心理活動,“大家應該知道,地心大腦的研發(fā)工作由我一人負責,這次負責能源循環(huán)項目已經(jīng)耽擱了地心大腦研發(fā)的進展,如果再去攻克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時間根本不夠用?!?
“所以思來想去,我決定放棄可控核聚變這條路,從而選擇了另外一條比較干脆粗暴的路?!?
眾人在聽到葉凡的解釋后,紛紛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話里話外,他們只聽到了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