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來了之后,云苓很快就讓廚房將熱氣騰騰的火鍋安排上了。
鍋底和食材準(zhǔn)備的很豐富,除了院子里單獨的這一桌,其他院子里也都有份。
璇璣、鳳眠、李夢娥三人帶著醫(yī)學(xué)院的那對學(xué)徒單獨吃一桌,其他院子里的藥童和伙計們再一桌。
香味遠(yuǎn)遠(yuǎn)地飄出去,如果不是還掛著藥館的牌匾,都要以為這里是不是改做火鍋店了。
這次用的不是鴛鴦鍋,而是特制的三分鍋。
除了最大眾的紅湯鍋意外,云苓還特地給賢王準(zhǔn)備了養(yǎng)生的菌湯鍋,以及大家近來都很青睞的海鮮鍋。
蘑菇在任何時候都是極易儲存的蔬菜,山上新鮮的冬菇配合風(fēng)干的香菇、茶樹菇、草菇等,也是大周京城的火鍋店里最常見的清湯鍋底。
幾顆紅棗與枸杞漂浮在上面,紅紅惹人愛,養(yǎng)生又好吃。
至于海鮮鍋,則是由紫菜、海米、蝦皮、干貝、魚干、海帶之類的海鮮食材,罕見的鮮味撲鼻。
每當(dāng)這個時候,云苓都打心底的感謝第五瑤和勤勞的東楚漁民們,讓遠(yuǎn)在陸地之內(nèi)的她還能享受到海鮮這種東西。
燕王第一個迫不及待地上了桌,招呼道:"二哥,這海鮮鍋底是近來才研制的新口味,這等稀罕物你應(yīng)當(dāng)還沒嘗過呢!"
哪怕只能吃到干貨,海鮮對大周人來說的確是稀罕物,尤其在兩國貿(mào)易未通的時候,這玩意兒更是貴的離譜。
放到宮里,御膳房也做的很少。
云苓笑著叮囑道:"海鮮性涼,染了風(fēng)寒的人不宜多吃,你嘗嘗鮮就好了,可別貪嘴。"
賢王點了點頭,難得眉眼柔和:"我聽說海里的魚跟河里的不一樣,大多刺少肉鮮,想來很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鍋里已經(jīng)提前煮了海魚干墊底,他拿起筷子夾了一塊,先放到了太上皇碗里。
太上皇眉梢一樣,肉眼可見地高興:"那倒是!孤養(yǎng)了半輩子豬,放了半輩子牛羊,唯獨不愛那水里游的魚,養(yǎng)在河里的吃起來刺多費事,長在海里的又腥臭的很。不過苓丫頭的廚藝好,哪怕海里的魚都做得極鮮,連御膳房都總想問她請教呢!"
話音落下,一桌人三三兩兩地動起筷子來,墨王也分別為每個人斟了酒。
飯桌上聊的自然都是吃的事兒,燕王當(dāng)初去東楚成親的時候,可算是見識了一把大世面,這會兒提到海鮮,可算是有了大把的談資。
"那會兒瑤瑤親自帶著我出海見識捕魚,海里的東西可漂亮了!有種叫水母的東西,全身都是透明的,上面像朵蘑菇一樣,下面有好多觸手,但它在水里會發(fā)光,什么顏色的都有。"
"楚帝養(yǎng)了好多水母在他的琉璃魚缸中,比咱們御花園里的錦鯉還好看,不過瑤瑤說這玩意兒不能吃,而且有毒會蜇人,要是被蟄的厲害了,還可能有性命之憂呢!"
"還有種叫海星的東西,有五個觸手,長成這幅模樣,紅紅的也可好看了。"燕王一邊說,一邊興奮地用手比劃著,"瑤瑤說有的海星能吃,東楚人會把它蒸了蘸醋和醬油吃,不過這東西腥味可重了,我實在是受不了。"
"要說有什么好吃的啊,那還得是生……生蠔!好像是叫這個名字,是個長得像河蚌的東西,你們是沒親眼見過,東楚人在飯桌上連蒸都不蒸,直接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