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家的回去之后就捎了信回白鶴鎮(zhèn),將今日的事情告訴了任老太太。
只是任瑤期的信雖然是送過去了,卻是從麥冬家的來了之后,任瑤期就再也沒有接到過蕭靖琳的信了,麥冬家的一直很盡職地盯著從外院送進來的信箋,卻只能無功而返。她也隔三差五的提醒任瑤期給燕北王府遞帖子求見王妃,任瑤期也照做了,可是王妃那里一直都是不見。最后麥冬家的除了將實情上報給任老太太也沒有別的法子了。
而任老太太現(xiàn)在也沒有太多的功夫來管三房的事情,自任家東府和西府正式分家之后,東府的二老太太就決定要動身去京都了,任二老爺也會一起過去,倒是二太太蘇氏決定暫時留在燕北看家,讓任二老爺帶著幾個姨娘以及兩個兒子一起過去,任瑤亭說是要留下來陪母親,這次也沒有跟著祖母和父親走。
東府的老太太這一走似乎是打著長期留在京都的打算,將一些值錢的東西,不管笨重與否都收起來打包了。只是東府和西府原本都是任家的,東府的一些擺設(shè)雖然由東府在用著其實都是任家的祖產(chǎn),按理是不能被搬離祖宅的。
不過廖氏可不管這一點,在她心里,既然東西在東府的地界上,那么就是分給了她們那一房。
任老太太這幾日被廖氏氣得差點也要吐血了,任老太太其實并不是個太小氣的人,若是一般的物件她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廖氏占占小便宜了,可是東府里有兩架屏風(fēng),兩對花瓶,一些字畫都是當年太老爺任寶明在世的時候花大價錢收集起來裝點門面的古物,說好了只傳長房長子的,這次廖氏卻是想要把這些東西都裝運到京都去。
任老太太將二太太請過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了一番,二太太蘇氏倒是極好說話,回去之后就勸說廖氏不要將這些東西也一并帶走,再說一路上帶上這些也不是很方便,不想廖氏非但聽不下去還將蘇氏給罵走了,說她吃里爬外。然后廖氏還氣不過的在親戚們中間散播任老太太尖酸刻薄,想要趕他們這一房凈身出戶。廖氏想著自己以后反正都要長居京都了,也不怕再與任老太太撕破臉,更不怕什么名聲不好了。
原本在上一代就被任家分出去的那些個偏房這會兒也開始出來起哄看熱鬧了。
太老爺任寶明除了任永祥和任永和兩個嫡子之外還有庶出的子女,不過在任寶明去世之后他們就在分了極少一部分錢財后被趕出去另過了,這些年他們與任家的嫡枝之間出了逢年過節(jié)祭祖的時候來往的極少。
現(xiàn)在東府和西府分家,任家那么大的產(chǎn)業(yè)總是會惹得一些人眼紅,站出來說風(fēng)涼話的人自然也不少。
任家現(xiàn)在不管是東府還是西府,最近都挺熱鬧的,任老太太忙得很。
最后廖氏總算是走了,至于那些祖產(chǎn)任老太太也忍著氣出了些銀子贖了回來,心里巴望著廖氏這一走最好就不要再回來了。
廖氏和任二老爺離開之后不久,任五老爺也想去京都。任時茂原本就是京都和燕北兩頭跑的,京都那邊的產(chǎn)業(yè)他當時也有插手一些,有時候什么買賣牽涉到燕北和江南兩邊任老太爺也都是交給了任時茂,只是這幾年因為無論是任家還是五房都出了不少大事,任時茂才被絆住了。
任時茂這次去京都其實也是打著去散心的主意的,他想要帶著林氏和一雙兒女一起去。
自從那一次任老太爺以罰月例的方式想要讓任時茂長教訓(xùn)之后,任時茂和林氏夫妻兩人的關(guān)系就時好時壞。后來任時茂想著林氏還從來沒有出過燕北,又想起來兩人剛剛成親那會兒他答應(yīng)過林氏有機會一定會帶她去京都看看,便想著帶林氏和兒女一起去京都住一陣,這一去能將這段時日里發(fā)生過的不愉快的事情忘記也好。
林氏知道之后很是感動,又想起了兩人年少時候的那些柔情蜜意,夫妻兩人又開始好得蜜里調(diào)油了起來,林氏也開始心情極好地準備去京都的事情了。
任老太爺正好有些事情
有些事情想要交給任時茂去辦,所以并沒有阻止他去京都,只是無論是任老太爺還是任老太太都對任時茂要帶林氏也一起去的事情有些不滿。無奈這一次任時茂態(tài)度十分堅決,任老太爺身體剛好,也沒有那么多的經(jīng)歷來管他,最后也只能由著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