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府,外城。
一處簡陋的粥場,透過擁擠的人潮,遠遠的能夠聞到淡淡的粥香。
"排好隊,誰敢插隊,直接打斷腿扔出去!"
十幾個彪形大漢手持鋼鞭,一身灰色短打外衣,在袖子上刺著一個"王"字,正在維持著這里的秩序。
一個管事模樣的人走出來,大聲的喊道:
"好叫你們這些人知道,是王家老爺,諱真全,見不得你們受苦受罪,發(fā)了善心,特意開了這粥場!"
"領(lǐng)了粥的人,都在這旁邊的生祠牌位前拜上一拜。"
"權(quán)當還禮,各不相欠!"
流民們多是本地受了災(zāi)的農(nóng)戶,老老實實的排著隊,聽到這話,連忙應(yīng)和。
"多謝王老爺子!"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再說了,只是拜上一拜,又算得了什么
管事看著這群流民挨個領(lǐng)粥,然后又去拜了牌位,這才滿意點頭,回到了不遠處的涼亭里休息。
兩個小丫鬟上前給他捏著肩膀。
"爺,您辛苦了,這么大熱天的還得在這里跟著受罪。"
那嫩如青蔥般的柔荑按在身上,就算是累,也端的是讓人心里舒坦。
管事晃動了兩下腦袋,讓腦子枕在舒適的凹陷里,才心滿意足的說道:"給主家辦事,這點兒累算得了什么"
"倒是你們兩個小妮子,這幾日下來,跟著爺跑東跑西,累得不輕,晚上爺要好好獎勵你們兩個一番!"
"……"
兩個小丫鬟紅著臉,手上的力氣都小了不少。
遠處的小樓上。
兩個道人通過窗戶看著這里,其中一人正是太成老道,而站著的則是老道名為太永,都是出身于天師道。
"師兄,這王真全這般光明正大的給自己立生祠,是不是有些不妥"
太永道人遲疑著開口。
太成老道端起茶抿了一口,嘿然一笑:"你管他立什么生祠,道內(nèi)又不是不知道他的底細,以邪魔之法修到如今,還妄圖利用生祠供奉摘取神藏,真是笑話,也不怕到時候遭了眾生業(yè)火的反噬,燒沒了骨頭!"
"邪魔之法"
"沒錯。他勾結(jié)海云寺的那幫和尚,修了邪魔肉傀身,自以為做得隱秘,卻不知道內(nèi)早就知曉此事。"
太成老道語里滿是嘲諷和戲謔。
太永道人看著智珠在握的師兄,詢問道:"不過,這樣的粥場已經(jīng)開了上百個,若真讓他得了神通……"
"無妨,師兄我早就安排人盯著那些生祠牌位,一旦有誕生神通的跡象,立馬摘走,自不會給他留下什么。"
太成老道笑著說道,"他負責種樹,我們負責摘果,豈不是美事一樁"
眾生如果林,希望這次能夠結(jié)得一顆好果!
"師兄高明!"
太永道人露出滿臉的崇拜之色。
"好了,你在這里繼續(xù)盯著,為兄還有事,先走一步。"
"恭送師兄!"
太永道人躬身一拜,當他再次抬頭時,太成老道已經(jīng)消失無蹤。
王家老宅。
王真全依舊窩在自己的小廳里,足不出戶,卻依靠著手下人對于杭州府明里暗里的一切了如指掌。
他看著跪倒在地上的中年男人,說道:"粥場的事情怎么樣了"
"回稟家主,一百二十八個粥場已經(jīng)全部開好,杭州府內(nèi)的流民基本得到安置,若非家主從海外調(diào)取糧食回來,只怕庫內(nèi)的糧食根本無法支撐。"
"你做得很好。"
管事壯著膽子詢問了一句:"不過,家主立的那些生祠牌位會不會……太過惹眼"
"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