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使笑容滿面說:拉里昂先生的到來,讓我們這個宴會廳,蓬蓽生輝啊!拉里昂先生用微微帶著點口音的中文說:洪大使,您太客氣了!大家都是朋友。洪大使又轉(zhuǎn)向了拉里昂的女人費雯:費雯女士,您的到來,也讓我榮幸之至!
費雯妖嬈地一笑:我也很榮幸,能來參加大使館的晚宴啊!要知道涂漢治主席,可是我的故人?。∷热怀鲴R到了得意國,我自然是要來參加的!涂主席,您說是不是?
涂漢治滿面是笑:能在柏林,見到拉里昂先生和費雯女士,肯定能給我的歐盟之行,畫上濃抹重彩的一筆!
相互之間,只有寒暄、客套,卻未聽到一句實質(zhì)性的話。
蕭崢在一旁,注意地觀察著拉里昂、費雯,希望能把他們兩個人的形象,牢牢地印刻進自己的腦海里。
既然涂漢治在到達柏林的第一天,就把這兩個人物請來了,就說明這兩個人在接下去的工作中,可能會產(chǎn)生重要作用。至于這作用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還不好說。
只聽洪大使問道:涂團長,這樣一來,貴賓是否都到齊了?涂漢治挺著身子,點點頭道:已經(jīng)到齊了。洪大使就道:那么我們可以開席了吧?涂漢治道:當(dāng)然!于是,洪大使就道:請大家入座吧!
眾人開始走向鋪著白布的桌子。桌上并沒有桌簽,但已經(jīng)有服務(wù)員引導(dǎo)大家就座。在這種偏正式的場合,不管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都還是非常注重座次的。賓主相對而座,洪大使帶著他的人,坐在一邊。在他的對面,是涂漢治、拉里昂、費雯等人。副團長、副代表邱在仁、蕭崢只能往下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