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氣比較冷,不過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賈蓉和京城賈氏族人還是過得很舒心的。
特別是,當賈蓉在祠堂看到,代表家族氣運的光團,有了更上一層樓的氣象時,心情就更好了。
吃酒席的時候,看到那一片擁有官身,年輕力壯的族人,就知曉此時的京城賈氏宗族,已經(jīng)走在了正確的崛起之路上。
相信很快,京城賈家將重新成為整個帝國,最核心的頂級權貴家族。
同樣參加酒席的榮府大佬,一點都沒有這樣的感覺。
老太太甚至覺得,過年的時候比往年還要人丁稀落,這讓她感覺不是很好。
賈蓉有些哭笑不得,不少有了官身的族人,可是依舊堅持在崗位上,總不能強行要他們回京吧
就為了讓老太太覺得心情舒暢
要是消息泄露,怕是族人當場就要造反。
可看榮府一干人等的神色,除了璉二和賈珠稍顯尷尬外,其余榮府大佬一副坦然模樣,顯然對于老太太的想法頗為認同。
嘖!
還以為眼下是榮府鼎盛時期,整個宗族都要圍繞榮府轉呢
就算榮府鼎盛時期,第二代榮國公賈代善也不敢對族人如此驕橫跋扈。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當今和內(nèi)閣大佬們的心情,肯定不怎么樣。
年三十都沒過好,緊急商討出邊關的應對之法。
除了硬抗,暫時也沒其他辦法。
畢竟天寒地凍的,根本就不可能派遣大軍支援。
當然了,邊軍的戰(zhàn)力還是值得信任的,只是希望邊軍不要太過大意,等天氣暖和過來就好了。
好在年前的寒災和雪災已經(jīng)過去,不然內(nèi)外夾擊之下,怕是朝廷也得手忙腳亂好一陣子。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就出了正月。
因為邊塞戰(zhàn)事的緣故,京城的過節(jié)氣氛不夠熱烈。
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當今雖然做出了與民同樂的架勢,卻是沒有叫元宵燈會的熱鬧折騰起來。
尋常百姓,以及事不關己的權貴子弟,倒是玩得津津有味。
只是天氣頗有些寒冷,顯然年前的嚴寒天氣余波尚存。
正月十五一過,整個京城都恢復正常節(jié)奏。
這時候,京城百姓終于有心思和精力,議論年前突然傳來的邊塞戰(zhàn)事了。
不管是誰說起,語氣中都是滿滿的不屑和不以為然。
中央帝國,天朝上國的傲氣滿滿,根本就沒將塞外胡騎放在眼里,認為邊軍一定能夠取勝,不過就是時間早晚而已。
大乾承平百年,積累的民望還是相當可觀的。
賈蓉得到的最新戰(zhàn)報,邊軍確實全部守住了陣地,還給予了敵人以沉重傷亡。
甚至,從五軍都督府傳來的消息顯示,邊軍將領已經(jīng)開始醞釀反擊。
這時候,邊塞戰(zhàn)事的具體原因,已經(jīng)徹底弄清楚了。
正如賈蓉猜測的那般,無論是東北塞外還是西北塞外,去年年底突然出現(xiàn)了長時間的嚴寒天氣。
京城這邊沒有防備,尚且都出現(xiàn)了數(shù)百傷亡,更別說旱災塞外之地,環(huán)境可比京城惡劣得多,各項設施也是簡陋到不行。
聽聞,單單牛馬羊群被凍死的,就數(shù)以十萬計!
寒災連著雪災,許多牧民用的帳篷,直接就倒塌了,在那種環(huán)境下只有死路一條。
有好些小部落,從此就沒有了音訊,想想都不寒而栗。
東北和西北塞外部落損失慘重,若是沒有外來物資支撐的話,怕是整個族群都將遭受重創(chuàng)。
于是,他們便不約而同在不適合出兵的冬季,直接發(fā)動了瘋狂的攻勢。
反正都是死,還不如死在搶掠的路途上。
兩地邊軍確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除了邊塞重鎮(zhèn)之外,其余邊軍在外的小據(jù)點全部陷落,不少大乾百姓聚集地也完蛋了。
單單人員損失就超過五萬,具體數(shù)字還沒有統(tǒng)計出來,估計也不會統(tǒng)計出來。
至于糧草物資,還有軍械的損失,折合成銀子的話,上百萬兩是有的。
銀子倒不是關鍵,而是損失的人口。
邊塞之地人口本就稀少,若是那里的大乾百姓遭遇太多戰(zhàn)亂折騰,估計邊塞地域的百姓會迅速流失。
真要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邊塞將永無安寧!
當然這是后話,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擊潰來犯之敵,最好能夠重創(chuàng)一波。
朝廷真正應該擔心的,則是邊軍不能給予來犯之敵巨大威懾,不能讓塞外部落嘗到甜頭,卻又沒有付出重大代價。
傻子都知曉,真要是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那樂子可就大了。
賈蓉雖然作為開國勛貴集團核心大佬,還是金陵四大家族首腦,不過眼下卻是不好貿(mào)然插手邊塞戰(zhàn)事。
在正月十五之前的幾次私下聚會,開國勛貴集團的好幾位大佬,都透露了某些想法。
他們想借機推一推軍中的子弟和族人,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至于上戰(zhàn)場可能的危險,那就不在考慮范圍內(nèi)了。
想要博前程,不付出代價怎么可能
再說了,兩處邊塞戰(zhàn)事,大乾方面都占據(jù)了明顯優(yōu)勢,在這樣的情況下都能丟了性命,那就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了。
賈蓉自然也不會客氣,直接提出了自己的心思。
賈家族學培養(yǎng)出了不少中低級軍官,他也想趁機將人送到邊軍那里歷練歷練。
不管如何都是機會,能冒頭最好不過。
大家一拍即合,當今和和內(nèi)閣做出決定的時候,開國勛貴集團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人員調(diào)動方面都用不著吏部插手。
就是太宗遺勛那票人馬,也在私下里做好了調(diào)整和部暑。
這,就是五軍都督府,還有兵部掌握在勛貴手里,能夠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一旦兵部被文官集團掌控,以后再想這么悄無聲息的私下里做好布置,那就是癡人說夢了。
或許,皇帝也可能頗為忌憚,只是讓文官集團插手進來,對于大乾軍隊的傷害,那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要知道,兵部可是牢牢把持了軍中中層武官的篩選權力。
起碼眼下,賈蓉還看不出來,開國勛貴集團有不支的跡象,就是有當今鼎力支持,賈雨村之流也別想當什么大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