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朝堂,并不是很太平。
晉省之事,隨著煤礦開采以及滾滾利益,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朝堂斗爭。
剛開始,寧府被當做軟柿子捏了一回。
結果,還沒折騰出水花,內(nèi)務府所屬煤礦被搶,頓時引起朝堂一陣軒然大波。
皇帝的臉不是那么好打的,當?shù)貏倓偵先蔚闹椭h直接丟官罷職,所幸沒有被扔進大牢走一回。
以布政使林如海為首的晉省官方,有針對性的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力度,使得晉省各地一時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也就在這時,各大煤礦正常運轉起來,大量煤炭通過官道運送到了京城地域,轉化成了源源不斷的利益。
與此同時,原本盤踞京城地域,以及直隸地域的不少流民,或者隱戶全都被吸引到晉省挖煤做工。
一時間,京城和直隸地域的市面環(huán)境大好,很有那么一點子海清河晏的盛世氣象。
參與此時的各大勛貴家族,見到了銀子一個個樂呵得不行。
按說,一向以壓制勛貴集團為目標的文官集團,這時候應該坐將不住,針對勛貴集團展開狂風驟雨一般的攻勢。
只要腦子不糊涂,但凡是有一定地位的文官,都不喜歡勛貴集團這樣的存在。
沒別的原因,勛貴集團把持了不少朝堂核心權柄,地方上的權柄也被瓜分不少,這就是癥節(jié)所在。
文官集團,想要將所有的權柄全都收攏在一起!
前朝的土木堡之變,其實已經(jīng)給文官集團一個十分不錯的機會,可惜大明朝沒能堅持住徹底崩裂了。
若是大明朝能夠堅持下去的話,可以想見從此以后,勛貴勢力衰微,文官集團一家獨大已經(jīng)不是夢想。
在大乾,勛貴集團雖然衰落得很快,但是軍權依舊牢牢把持在勛貴集團手里,影響力和話語權還是不低的。
一旦勛貴集團借助晉省源源不斷提供的利益,不說重新恢復巔峰狀態(tài),起碼文官集團想要徹底壓制勛貴集團,那是沒多少可能的事情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惜形勢比人強。
賈蓉寫出《聚寶盆》的另一則目的,就是作用在這上頭。
借助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商鋪,此時已經(jīng)將書冊賣遍了全國。
加上說書先生群體的幫忙,基本上該知曉的都知曉了。
還是那句話,晉省的煤礦資源并非獨一無二。
全國各地,都有大小不同的煤礦資源。
地方豪強們,怎么可能放過這樣的寶貴資源
他們沒辦法將挖出的煤炭,運送到京城和直隸地界。
可各地城鎮(zhèn),對于蜂窩煤的需求量極大,足夠這些地方豪強霸占煤礦后,收獲源源不斷的利益了。
而所謂的地方豪強,此時的稱呼是地方士紳。
他們,就是朝堂上的文官集團來源。
問題來了,不少文官背后的家族,已經(jīng)開啟了爭奪地方上的煤礦資源。
一旦遇到相同性質的家族插手,就免不了一番龍爭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