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戰(zhàn)神’時期的大明藩王,還沒有被徹底養(yǎng)廢。
要不然,之后也不會出現一位敢于造反的寧王了。
總之,大明各地藩王以及強梁勢力,和殺入中原地域的草原異族互相攻擊了百余年。
史書記載: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大明朝從太祖時期積攢的國力,在百年混戰(zhàn)中消耗得干干凈凈。
甚至,一度引來了海外倭奴勢力的覬覦,襲殺搶奪沿海地域的控制權!
到了各方民疲力竭之時,本朝太祖橫空出世。
以金陵守將的身份高舉義旗,得到了當地以賈家為首的豪強地主支持,從而席卷天下鼎定乾坤。
可以說,定國號為‘乾’的本朝太祖,絕對屬于位面之子類型的存在。
每每遇到難以解決的麻煩,都有天地之力扶持。
花費了差不多十五年時間,大乾太祖再次一統(tǒng)中原乾坤。
手下最得力的四大部將,因為功勞太大被封為四大異姓王。
開國八公十二侯,一個個手握兵權都是不折不扣的實力派。
也不知曉大乾太祖對自身太過自信,還是有其他什么考量,一直都對勛貴集團信任有加。
可惜,估摸著他的使命就是一統(tǒng)中原。
本來好好的一代雄主,史書記載中的武道宗師,竟然在立國后不到十年突然升天。
太宗皇帝乃是太祖嫡長子,同樣是一代英主。
此時中原雖然一統(tǒng),卻并沒有恢復傳統(tǒng)勢力范圍。
邊邊角角不時還有敵對勢力耀武揚威,太宗皇帝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十年之內三次御駕親征。
先后將邊邊角角的勢力剿滅打服,同時還將中原傳統(tǒng)勢力范圍徹底掌控在手。
可以說,太宗皇帝也是開創(chuàng)之祖,于太祖皇帝的基業(yè)之上更進一步,使得中原朝廷的勢力范圍達到了極盛程度。
在位二十五年,七次御駕親征百戰(zhàn)百勝,乃是不折不扣的強勢君主。
到了第三代皇帝,也就是眼下相當奇特的太上皇。
在位時間長達近五十年,初期英明果決能力出眾,使得大乾國力蒸蒸日上。
可是,當了三十年皇帝后慢慢開始懈怠。
后面大乾出現了一系列問題,至于具體問題史書上并沒有詳細記載。
只是表示,寧府上代家主,修仙人士賈敬徹底拋棄紅塵,一門心思修真了道的前一年,京城發(fā)生了前太子叛亂事件。
這還是寧府私下記載的一些情況,雖說語焉不詳,卻也道明了寧府眼下的狀況由來。
顯然,寧榮二府全都參合了廢太子叛亂之事。
雖然不清楚最后如何逃過一劫,可兩府精心培養(yǎng)的繼承人全都廢了。
合上不知道什么存在留下的筆記,賈蓉輕輕搖了搖頭。
單從書房里的史料記載,根本就看不出太多端倪,此方世界的中原王朝,究竟是不是運朝
當然,他倒是不急著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