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聽得是姓李的,李夫人不免又更唏噓了。
薄棺一副,衣裳兩身,一身穿在李惠心的身上,一身用來陪葬。
李夫人有心,打聽到她之前給一家成衣鋪?zhàn)幼隼C品賺活計(jì),便在這成衣鋪?zhàn)咏o她買的衣裳,掌柜說了,那兩身衣裳的刺繡都是她自己做的。
李惠心生于三十四年前的三月份,葬于今年的三月份,生辰與死忌只相差了八天。
一個(gè)被休棄婦人的死,就像是一顆小石子投進(jìn)湖里,只泛起了一圈小小漣漪,便再無人提起。
倒是有一位說書先生,將素珍工坊為李惠心安葬的事情說了出去,便連著把李惠心夫家娘家薄情之事也說了說。
聽書的茶客罵了幾句,轉(zhuǎn)頭便忘了此事,因?yàn)樗麄兘邮芮覔碜o(hù)無子是要被七出之條休出門的禮教,只不過夫家薄情,也是真的薄情,多年夫妻竟連收尸都不愿,但對比夫家的薄情,似乎娘家的薄情更讓人生氣。
罵過之后,仔細(xì)一想?yún)s又是合情合理的,既都休了,夫家便不是夫家,自然沒有斂葬她的義務(wù)。
至于娘家人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盆潑出去的水若是能繼續(xù)滋潤娘家便罷,如今是為娘家抹黑,娘家人自然也是生氣的。
所以這件事情錯(cuò)的是誰不會(huì)有人深思的,因?yàn)檫@一切都是同自己無關(guān)。
只是,這件事情哪怕只泛起一小圈漣漪,到底也是泛起了,這漣漪漾過的地方,有人心。
這三月,踏青,祭祖,伴隨著淅淅瀝瀝的春雨,過得無比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