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著手里的《會計原理》陸遠重眼中盡是狂熱,他在江城大學(xué)教書幾十年,沒什么太多的愛好,對錢也沒有太多執(zhí)念。
唯一喜歡的,就是這些古籍,尤其是跟金融,會計,審計行業(yè)有關(guān)的古籍。
這些年,他走南闖北,也淘弄了不少,里面有很多,殘缺不全,他只能看個大概,但大多數(shù),都是印刷版的。
要說手寫的原稿,他還真是第一次看見。
翻開《會計原理》他一頁一頁的看了過去,不得不說,寫得深入淺出,很有道理。
民國之后,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國內(nèi)才完成了從賬房先生,向會計師的轉(zhuǎn)變。
但幾十年來,會計的記賬方式,經(jīng)過幾次變革,才確定了如今以對照方式,設(shè)立借貸兩個類目,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方式,互相驗證驗算。
但這里面的每一步,都是無數(shù)從業(yè)者,身體力行推動。
從完全西方化,到逐步華國化,再到基本華國化,演變出一套適合華國情況的會計體系。
雖然與國際相比,有時候需要重新進行核對和校準,但卻對于國內(nèi)而,卻更適合本土。
這《會計原理》上的一行一字,雖然與如今已經(jīng)大不相同,但卻能看出整體演變的思路,和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適應(yīng)本土化過程中,這一科目上,增補修改的細節(jié)。
這對于陸遠重來說,如同毒藥一般,足以讓他廢寢忘食。
足足翻了幾十頁,他才注意到,站在他旁邊的蘇陽,一時間有些情不自禁,無法自拔。
旁邊病床上的陸萬江,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老爹找了一輩子的東西,蘇陽一下午就掏出來兩本。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陸遠重的手,有些顫抖,他看向蘇陽:“這兩本書,你真的給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