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拿起報紙,很快,就在第二版看到了一則對宋思銘的專訪。
沒錯,是專訪。
采訪的話,就是一篇新聞稿,主要是記者的描述,但專訪,可以理解為一場一對一的記錄到紙面上的對話。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待遇。
特別還是在江北省的機關(guān)報——江北日報上。
作為體制內(nèi)的工作人員,還是領(lǐng)導秘書,沒有特殊情況,石磊每一期江北日報都會看。
印象中,上一個享受專訪待遇的,還是時任省委常委,江臺市委書記彭又康,時間是兩年以前。
“宋思銘憑什么?”
石磊忍不住說道。
“看內(nèi)容!”
程奎沉聲提醒。
“是?!?
石磊趕緊仔細閱讀專訪內(nèi)容。
這個專訪差不多有一千字,比起昨天同樣位置,描述宋思銘在服務區(qū)舍己救人的新聞稿多了五百字。
而專訪的內(nèi)容,也與昨天舍己救人無關(guān),幾乎都是圍繞著青山古城展開。
從如何有了青山古城的構(gòu)想,到為了青山古城,從市政府辦申請調(diào)到王寨鄉(xiāng),再到一手制定青山古城的規(guī)劃,邀請投資商投資,以及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順利與村民簽訂搬遷補償協(xié)議等等。
在記者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引導下,宋思銘將自己所做的事,說了一個清清楚楚。
“合著青山古城都是他宋思銘一個人整出來的?”
石磊看完之后,義憤填膺。
“本來就是宋思銘一個人整出來的?!?
坐在辦公桌后的程奎,黑著臉說道。
其實,對于這篇專訪的內(nèi)容本身,程奎并沒有任何異議,他也不覺得宋思銘有夸大其詞的地方。
但問題在于,這篇專訪是在江北日報上發(fā)表的,連省里主要領(lǐng)導都要看的江北日報。
從此以后,宋思銘和青山古城,將深度捆綁到一起,無論青山古城收歸縣管,還是收歸市管,都改變不了宋思銘是青山古城是締造者的事實。
如果發(fā)一枚軍功章的話,宋思銘至少能拿走三分之二。
“可是,青山古城還沒開建呢,他宋思銘就把頭功拿走了!”
石磊也看出了問題所在。
“這篇專訪針對的是我?!?
早在石磊進辦公室之前,程奎就想明白了一切。
他跑去瀾滄開會,提出把青山古城收歸市管,這讓本來一盤散沙的瀾滄縣,空前地團結(jié)起來。
從之前處處跟宋思銘對著干的縣長陶冀,再到過往不問世事的縣委書記龐清河,齊刷刷地站到了他的對立面。
特別是瀾滄縣委書記龐清河。
宋思銘就在是會議現(xiàn)場,被龐清河叫走,接受江北日報專訪的,而報紙上,又清楚地寫著,專訪宋思銘的記者,名叫龐蓓蓓。
程奎高度懷疑,龐蓓蓓和龐清河有親屬關(guān)系。
不然,宋思銘憑什么能連續(xù)兩天出現(xiàn)在江北日報上?
“領(lǐng)導,既然宋思銘不講武德,搞這種不上臺面的手段,那您干脆直接以分管副市長的名義,把青山古城收上來!”
氣不過的石磊,給程奎出主意。
“收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