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個半時辰后,盧家遍地橫尸,當然,破山也沒有殺干凈,留了大半的人。
而這些人都盡數(shù)被拉去了白馬州州府。
兩天后,白馬城內(nèi),近萬人在這里審判。
王舉,薛仁,破山,當眾審判這些人的罪過。
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是觸犯了國法的,都以謀反罪論。
由沖鋒營的人執(zhí)行槍決。
半個時辰后,萬人橫尸菜市場口。
既正了國法,也立了威。
而那些反抗的世家,吃了大虧,也不敢吭聲。
有一些人拿到了高官厚祿,對他們而,死的不過是一些刁民罷了。
朝廷也不再追究其他罪責,甚至也不再丈量土地。
至于盧家舉族被滅,那是活該。
襲殺朝廷命官,置其身亡,這放在哪個朝廷都忍受不了。
更別說,鐵血的大秦了。
他們絲毫不認為自己的策略有問題,只認為盧家倒霉。
包括那個二鳥,在行刑前被打斷了四肢,整個人都被打爛了。
盧家人更是,被打的血肉模糊的,連祖宗都不認識了。
......
而陸源看完白馬州整體經(jīng)過后,也不由嘆了口氣,"治大國如烹小鮮,要做的還很多。"
趙愷的策略很好,不過,寫出‘世家之患’可沒幾個百姓愿意看。
倒不如多寫一些小說,話本,編一些戲曲,潛移默化。
公學也要設立,對世家的限制還是要有。
長久以往,必然能在民間播撒覺醒的種子。
解決了白馬州的問題,隨后便是大乾北地。
北地四家族,都盡數(shù)投誠。
謝,家,庚,王四大家,還是有一些人才的。
陸源想到的辦法是,異地為官,將這些人派往白馬州或者大景故土。
三國之間,本就有仇恨,交叉治理,或有奇效。
至于兩王,信王府出現(xiàn)了變動,似乎被奪了權,有人遞了拜帖。
幽王已經(jīng)舉兵離開北地,投誠去了南方,好像有跟汴京爭鋒的意圖。
幽王府幾十萬大軍,汴京還真不能忽視。
既不敢公然將幽王打為叛逆,甚至還要空出一個地盤,讓幽王府落腳。
更有意思的是,幽王趙寬將自己的兩個嫡女送了過來,還在幽州留下了大量的物資,托人向大秦投降稱臣。
北地的格局基本就是如此,但也是爛攤子。
小冰河影響最嚴重的也是大乾北地。
這么些年來,整個北地都打爛了。
大秦想要利用,需要費大功夫修整改造。
但大乾北地之民對大秦的認可度是最高的。
推行的政策,在北地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阻礙。
一來,是各方勢力輪流洗牌,基本上都被大秦挨個收拾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