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整個大齊皇宮東北角的青石宮,仿佛是人海中的孤島,是這座偉大城市的瘡痕。
時光在這里流逝得格外清晰。
麻雀立在高墻上,不分季節(jié)地啄著墻,磨著它的尖喙,如刀客磨著他的刀。
檐角一只蜘蛛放著絲線慢慢往下爬,蛛網(wǎng)上已經(jīng)很久沒有蟲子落網(wǎng),寂寞地空掛。
矯健的雄鷹展翅從高空掠過,飛過了空無一人的長生宮,又折轉(zhuǎn)掠過了華英宮外。
宮中姜無憂正手提雙刀,繞場而走,耍得刀光如潑雨。
這是他自己的事情,看他如何選擇便是。
白發(fā)老嫗抱著大戟,立在場邊,不發(fā)一。
多少度風(fēng)雨春秋,她看著這位殿下一步步長大,每一步都自信篤定。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武器,皆如臂使指。踏道武之路,懷天下之心。
鷹唳時近又遠(yuǎn)。
養(yǎng)心宮主人今日難得在家,斜靠在軟榻,只手撐頰。綢袍掀開了披在身上,正面的肌肉線條一覽無遺。
一只手挑起面前美貌女子的下巴,只笑道:他們看戲,我看美人。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鷹羽如刀,劃破長空無痕,繞外宮一圈、飛過了長樂宮外,然后一個仰沖,忽然間羽褪爪消,變成一條肥嘟嘟的肉蟲,鉆進(jìn)了云層中。
細(xì)看來,那朵云,竟似一個白燈籠。
長樂宮中。
正在修剪花枝的太子,忽然停下來,長嘆一聲:孤當(dāng)神臨矣!
把剪刀隨手放在太監(jiān)舉著的木托盤上。
于是血流如奔河,肉身現(xiàn)金芒……
轉(zhuǎn)身已神臨。
……
……
作為北城最大的主道,玄武大街極闊極長,從來也都是行人如織。
但姜望青衫按劍,大步而行,如在人潮之中,獨駕一葉孤舟。
瀟灑從容。
不時有人停下來駐足,看著他遠(yuǎn)去。
真正知道他要去干什么的人并不多,但他那昂然的氣勢,已足以讓人心折——此乃大齊天驕!
大齊皇宮位在臨淄正中,里外有三重。
最外一重外宮占地最廣,朝議的紫極殿、太子所居的長樂宮、三皇女所居的華英宮……乃至于囚居廢太子的青石宮,都在此間。
而當(dāng)姜望走到外宮宮門前,這一場孤旅便到了終點。
從北衙至皇宮,一路上無風(fēng)無浪,連個驚馬都不曾有……仿佛臨淄從來是如此寧和的臨淄。
姜望在交錯的儀刀前坦然停步,對宮衛(wèi)一拱手:青羊鎮(zhèn)子、三品金瓜武士姜望,陛見天子,還請通傳!
那宮衛(wèi)首領(lǐng)如石雕肅立,令手下宮衛(wèi)匆匆去了。
天高云靜,宮闕萬間。
齊宮威嚴(yán)又安靜。此時的一切,都似與宮殿一般靜止了。那些波瀾壯闊的故事,都靜默在時光中。
皇后或者大澤田氏他們。
敢在碧梧郡殺公孫虞,敢在海外殺烏列。
殺個沒有官身的楊敬應(yīng)該不算大事。
逼急了殺林有邪也不是做不出來。
但不敢在臨淄動他姜青羊!
再害怕,再恐懼,也不敢這么做。
如果要問,姜望在齊國拼命奮斗的這兩年,到底贏得了什么
這就是答案。
不多時,傳信的宮衛(wèi)匆匆回轉(zhuǎn),還帶來了一名秉筆太監(jiān)。
不是姜望熟悉的那位丘吉,而是一位身形高大、面容冷峻的公公。并不通名,只對姜望道了聲:天子宣見,請往這邊走。
便自顧在前引路。
姜望也不去套近乎,抬步便跟在身后。
宮門之后有一方高臺,名曰解兵臺。臺上并著幾列古老的兵器架,氣息厚重沉肅。
入宮面圣者,都須解兵器于此。
兵煞濃烈,但都鎮(zhèn)在此臺中。
姜望昂首懸劍,自一旁走過,解兵臺前的宮衛(wèi)不阻,帶路的秉筆太監(jiān)也并不吭聲。
昔時黃河得魁,天子準(zhǔn)他帶劍而朝!
陛見的地方在得鹿宮,天子退朝之后,常在此宮修行。
于此宣見姜望,也可以說是一種親近。
姜望踏進(jìn)殿中的時候,天子正盤坐在金色的石臺上。共有九根蟠龍柱,繞石臺三面而立,像是三堵高墻,拱衛(wèi)天子。
蟠龍含寶珠,珠內(nèi)生玉煙。煙氣變幻不斷,時而山海,時而眾生。
石臺之前,唯有韓令一人獨立。不留意的時候,他似乎并不存在。但想找他的時候,他又從未脫離視野。這等本事,非常人能及。
帶路過來的秉筆太監(jiān),在殿外便已離開。
姜望俯身欲拜。
天子已經(jīng)一擺手:非大典不必大禮。
此時的天子,身穿寬袍便服,也似少了幾分嚴(yán)肅,多了幾分隨性。大袖一掩,在石臺上俯瞰姜望:青羊子所為何來
姜望直身而立,并不敢直視天子,但聲音洪亮坦蕩:為長生宮總管太監(jiān)馮顧案!
朕記得你是監(jiān)督辦理此案……天子的聲音落下來,溫和卻有威嚴(yán):莫非是案件偵辦的過程,有不正不公之處
姜望道:臣監(jiān)督辦案,而于案件有所得,茲事體大,不敢瞞天子,故來覲見。雖逾出職分,卻是拳拳忠君之心。
天子道:既然茲事體大,為何不公呈政事堂,卻以私謁
此問一出,姜望心神一緊!
一見面,天子就點出了他在這個案子里的職責(zé),明著是在問他,是不是鄭商鳴、林有邪辦案的過程中有什么問題,暗著卻是問他,為此案獨自入宮覲見,是否逾矩
他以茲事體大,忠君之心來答。
天子緊接著便問他,為什么不公呈政事堂……
這已是在表達(dá)不滿。
必須誠實地說,姜望之所以會在林家門前大鬧一番,把監(jiān)視林家的人全部送進(jìn)北衙監(jiān)牢,便是在有意鬧出動靜。
他從都城巡檢府,一路不避不繞、不遮不掩,直接走到皇宮。
誰不知他今日陛見齊天子
在事實上以私謁天子的行為,達(dá)到了一部分公書上奏的效果。
在某種程度上,是將天子架在了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