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陶樂智臉色好了不少,看來,與這個惡劣的儒生相比,朱拓的性子還算是好的,他行禮道:"殿下,下官不是反對殿下,而是讓殿下緩一緩!"
朱拓嘆口氣,苦口婆心的說道:"陶大人啊,您也知道,現在私下里通商的商賈越來越多,根本抑制不住,倒不如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
"可大王操之過急了??!"
楊溥大聲道:"有什么操之過急的無非是官員們懶政罷了。大王,臣以為應當設立嚴苛的刑罰,就是一個字……斬!"
"但凡下達差事,三日一追,五日一查,超過一天就打板子,超過三天就進監(jiān)牢,超過五天就抄家流放,超過十天就秋后問斬,超過二十天就誅九族!"
陶樂智聽得目瞪口呆,渾身顫抖,大聲罵道:"殿下啊,如果真要這樣實行政策,恐怕用不了幾天,咱們蘇杭的狐貍就該說人話了!"
"呵呵,造反又能如何殿下,您把官員當人看,他們就會蹬鼻子上臉,就應該把他們當成驢子,用鞭子抽打著他們前進。一群碌碌無為的官員罷了,還想翻天"
看著楊溥的一臉認真相,陶樂智心里一片冰涼。
怪不得??!
怪不得肅王殿下如此殘暴不仁,有這樣的幕僚在身旁,是個好人也學壞了?。?
"殿下,萬萬不可聽這人胡謅!"
"大王,皇帝陛下為何能創(chuàng)立大明就是因為功必賞,過必罰!"
朱拓不滿的說道:"楊溥,你說的太過分了,本王豈能和父皇一樣本王沒想著折騰蘇州城的官員,只要他們乖乖辦事。"
陶樂智松了一口氣,看來肅王殿下還是有點底線的。
朱拓認真的說道:"陶大人,您對本王有誤解啊,父皇那個昏君,做什么事向來簡單粗暴,沒有制定詳細的規(guī)矩,所以容易讓商賈們私下販賣商品。"
"本王制定規(guī)矩,只是想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另外,本王清查他們的田畝,也不是與民奪利,本王會將這些田畝贈予佃農,鼓勵百姓耕種。"
"商賈們好好從商,百姓們好好耕種,不好嗎"
聽著朱拓真心實意的話,陶樂智放下了戒備,陷入了沉思,他身為一府巡撫,也知道商業(yè)的弊端,蘇杭這種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發(fā)展商業(yè)才是歸宿。
而且蘇杭目前也出現了很多手工作坊,這些作坊還沒有形成規(guī)模,不知道如何發(fā)展。陶樂智一直思索著解決這件事,如何引導百姓更好的發(fā)展。
肅王殿下雖然激進了些,但是心地還不錯。
"可官府介入商賈,會不會害商呢"
陶樂智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朱拓,只覺得現在的肅王殿下比起來那個幕僚,更像個人,又提醒道:"官員們大多是本地人士,相互勾連,也許會傷害到商賈。"
"那咱們就改正嘛。"
朱拓哈哈一笑,說道:"不能因噎廢食?。?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