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丫頭!"
原本想找個人顯擺一下,誰知道蘇小小居然不給面子,把蘇小凡的這一口氣給憋了回去。
好在剛哥從不讓人失望,很快也回過來了信息。
"行啊,小凡,以后回到古玩市場,你也是大明星了。"鄭大剛發(fā)了一個笑臉過來,讓蘇小凡心里頓時暖和起來。
蘇小凡知道,鄭大剛屬于那種有著小市民的狡黠,但對朋友絕對是真心真意。
"剛哥,回去我想開個古玩店,咱們哥倆一起搞唄。"
蘇小凡從昨兒開始,就在心里琢磨這件事了。
從安全出發(fā),其實蘇小凡的這個古玩店,最適合他一個人來做。
那樣蘇小凡就不用有任何的顧忌,他也不需要向別人交代古玩的來源。
但古玩買賣,并不是只買不賣的,有買有賣才叫買賣。
蘇小凡能去撿漏,能用修復值來修復古董,但對于出貨的渠道,他卻是要差很多。
相反鄭大剛這個坐地戶,上班沒兩年,還不到二十歲就辭職在古玩市場練攤,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十多年了。
在洛川的古玩行,鄭大剛也算是小有名氣,加上為人直爽講義氣,交友廣泛,人脈很是寬廣。
如果鄭大剛加入自己的古玩店,在出貨上絕對不用蘇小凡操心,不敢說有一件賣一件,但肯定要比蘇小凡自己出貨快。
"開店咱們視頻說。"
鄭大剛打過來幾個字,要通了蘇小凡的視頻。
"小凡,你怎么想起來開店了"
鄭大剛的光頭出現(xiàn)在了屏幕上,"兄弟,你知道哥哥我最不喜歡坐在店里的,不然以前我就答應敬叔了。"
鄭大剛是那種耐不住寂寞的性子。
在外面市場練攤,他能和別人吹牛貧嘴,但要讓鄭大剛守在店里面,他就受不了了。
"剛哥,敬叔說要收我做徒弟,你說我要還在外面練攤,敬叔也沒面子啊。"
蘇小凡找了個理由。
"咦,這是好事啊。"
鄭大剛聞愣了一下,繼而笑了起來,"敬叔以前想教我,我總是學不會,小凡你一定可以的。"
鄭大剛在他們家族也是個奇葩,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唯獨他不愛學習。
后來鄭大剛跑到古玩市場練攤,鄭父琢磨這也不錯,就讓敬時珍關照下他。
誰知道鄭大剛是爛泥扶不上墻,寧愿在市場里擺攤,也不愿意跟著敬時珍系統(tǒng)的學習古董鑒定知識。
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敬時珍見到鄭大剛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鄭大剛沒事也是躲著他敬叔。
不過鄭大剛對蘇小凡的學習能力還是很佩服的,當初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高中生,跑到古玩市場廝混。
現(xiàn)在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蘇小凡的業(yè)務能力可是要比他強多了,很多鄭大剛都看不明白的物件,蘇小凡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剛哥,我找到了個收古玩的渠道。"
蘇小凡開口說道:"但剛哥你也知道,我在洛川沒什么根基,出貨我就不行了,咱倆合作,我來收古玩,你負責賣,你看怎么樣"
"這不是和咱們那法器生意一樣嗎干嘛非要開店呢"
鄭大剛對于開店是打心底排斥。
用他的話說,自個兒才剛三十,就要像個老頭子一樣坐在店里混吃等死,他才不干呢。
"剛哥,咱們賣的是古玩,又不是你那假法器,純粹靠忽悠的。"
蘇小凡苦笑了一聲,"剛哥,您覺得一件十多萬甚至更貴的古玩,咱們還在地攤上賣,合適嗎"
"那倒是,地攤貨沒人信。"
鄭大剛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如果咱們的東西要去送拍,用古玩店的名義和拍賣行談,是不是更容易"蘇小凡繼續(xù)說道。
"那肯定的啊,傭金都能少很多。"
鄭大剛在古玩市場混了那么多年,其實也是做過大買賣的。
那是七八年前的時候,鄭大剛打聽到洛川有家老宅子的地窖出東西了。
找了兩個好友,鄭大剛將那老宅子的東西給包圓了,當時總共花了三十萬,哥幾個一人拿了十萬。
三十萬買到的東西不多,一套老紅木家具,一幅民國時期的畫,一壇子袁大頭,另外都是一些不值錢的雜碎。
老紅木家具和袁大頭一共加起來賣了十二萬,鄭大剛原本以為這次買賣是要虧錢了。
但讓鄭大剛沒想到的是,那幅民國的畫里面,居然藏著三幅扇面。
那會的鄭大剛也在古玩行混了好幾年了,知道畫中藏畫,所藏之物一定不簡單。
當時鄭大剛正躲著敬時珍呢,沒敢找他鑒定,哥三直接去了京城的一家拍賣行。
那家拍賣行倒是挺正規(guī),給的鑒定結果也不錯,這三幅扇面是明吳門派畫家陸治的作品。
哥三也沒什么變現(xiàn)的渠道,就將扇面委托給那拍賣行進行秋拍了,并且簽署了個協(xié)議。
協(xié)議上注明,除了傭金為拍賣所得的百分之十五之外,拍賣行前期進行的宣傳費用,還要占拍賣所得的百分之十。
這加起來就是百分之二十五了,最后三幅扇面一共拍了三百二十萬,單是拍賣行就拿走了八十萬。
再去掉拍賣的稅費,哥三分錢的時候一算,每個人才分了七十萬左右,反而沒有拍賣行拿的多。
后來這事被敬叔知道了,把鄭大剛找去臭罵了一頓。
那時鄭大剛才知道,如果用公司的名義委托拍賣,通常傭金最多在百分之五左右。
就算加上稅費和宣發(fā)的費用,給拍賣行的錢也能控制在百分之十的樣子。
如果交給敬時珍去委拍,這個費用還要更低,拍賣行宰的就是那些不懂行的個人委拍者。
鄭大剛雖然是吃一塹長一智,但后面卻是沒有撿漏的命了,自然也沒再和拍賣行打過交道。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