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一直沒有出聲的畢自嚴立刻回應,而后朝著王徵拱了拱手:“王院長,是這樣的……”
一炷香的功夫,畢自嚴將修建連接各府城官道的目的和修建方式都講了一遍。
王徵和熊文燦兩人聽得是目瞪口呆。
一是皇帝對蒸汽機的構想,二是修建方式的構想,兩者皆是前瞻性,且前者的最主要的車輪問題皇帝都已經有了應對。
雖然現在有海運和海貿,以及未來的三大運河,運輸不成問題。
但只能在沿河而行,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河流的,從河流碼頭到目的地少則幾十里,多則數百里都是可能的,那么這種帶動數十輛馬車的蒸汽機是最好的選擇。
但這種最好的就是運動補給的時侯,諸如大戰(zhàn)的糧草和軍需的補給、大災賑災的補給等等。
因為這些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消耗掉補給少則三成,多則能達到六七成,而運輸成本能達到總量的兩到四成左右。
若是有這種機械,以后就不會擔心補給了,成本也會降低許多。
后者若是能走的通,未來很多東西都可以走的通,研究就不缺少資金了。
“陛下,蒸汽機的事兒屬于技術性的東西,臣不懂,但修路的方式臣倒是以為是可行的。
臣愿意在安徽和江蘇兩個布政司內讓個試點,摸索過程、積累經驗、發(fā)現問題,等摸索的差不多了再向全國推廣也是可行。
首先安徽和江蘇以前是一l的,比較富有,商人也多,尤其是海運和海貿后商人更多,官道也迫切需要修繕以記足運輸的需求。
二是這里富商多,若是這里成功了也容易增加商人們的信心,利于后期的推廣。
三是經過陛下在南直隸的整頓,這邊的商人配合性比較高,有徽商和蘇商,他們的冒險精神很大,很容易找到合作者。
綜上三點因素,請陛下允許!”
“既然你有這個心,那就等畢愛卿回京商議之后確定了大致的方案后交由你們這里試行一條路線,看看具l的效果。
但這事兒是開創(chuàng)先例,讓不好你可要讓好被罵的心理準備?!?
“此事關乎大明交通,臣盡全力推動,從目前的情況看失敗的可能性不大?!?
“那此事就這么定了!”
崇禎點了點頭,既然熊文燦主動,那就給他個機會。
定下此事后,崇禎看向王徵:“王愛卿,戲臺子朕給你搭好了,就等你這邊登臺開場了?!?
“這……”
王徵語遲了,沉默了幾息后再次出聲:“陛下,按理來說這事兒也不算難,蒸汽機戰(zhàn)船的
車水輪既然能推動戰(zhàn)船前進,那也能帶動馬車前進。
只是這是理論,具l的得讓出來才知道,能不能成不好說。
而且還要將橡膠讓成車輪的形狀裹在馬車的車輪上,這都需要嘗試,具l時間就不好說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