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人,您這小氣了吧,學(xué)學(xué)太祖時期,直接免費用!”
“如果這還不夠,那就前三年不用交稅,第四年到第五年半稅,第六年開始再交全稅!若是荒地,交稅就再推遲三年?!?
“你們、你們……感情不是你們管著國庫,可勁的霍霍?”
“畢尚書,您這不對了,您讓人家背井離鄉(xiāng)數(shù)千里,多給點好處怎么了,都是大明的子民,別小氣!”
“就是,現(xiàn)在給點好處,未來幾年給交出數(shù)十、上百倍的回報,現(xiàn)在就當投資了?!?
“不僅短期內(nèi)不收稅,而且還要提供種子、耕牛、農(nóng)具等等,除了耕牛外,種子和農(nóng)具免費送!”
……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富日子好過,窮家難當!”
“這才富裕幾天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呀!”
群臣議論著,戶部尚書畢自嚴卻是神神叨叨的,記臉的愁苦之色。
不是他不舍得花銀子,實在是要花銀子的地方太多了。
咚、咚……
輕微的敲擊聲響起,議論的群臣立刻就安靜了下來,看向了聲音來源的龍椅上的皇帝。
崇禎看著戶部尚書:“畢愛卿,你是戶部尚書,掌管這大明田地賦稅財物,你且說說給什么條件?”
聽著皇帝問自已,畢自嚴眉頭緊皺著思索了幾息:“陛下,臣以為除了安家費外,只要是遷移的有一個算一個人均給地五畝,前三年不交稅,三年再交稅。
若是荒地,前三年不交,第四到六年半稅,第七年開始全稅。
除耕牛外,種子按田畝配給一年,農(nóng)具諸如鐵鍬鋤頭按人頭撥給、代耕和水車等十戶配給一部,具l的到時侯再商議。
遷移花了六千萬兩白銀,也不在乎在兩千萬畝耕地每年的不足百萬石糧食的賦稅了。”
“畢尚書,大氣!”
“畢尚書,您這是刀子嘴豆腐心呀!”
“畢尚書,我代百姓們謝謝您了!”
“不愧是財神爺,這是大手筆!”
“畢尚書,您剛剛念念有詞跟和尚念經(jīng)一樣,結(jié)果全都聽到心底兒了!”
……
“咳……呵……”
聽著眾人的打趣,畢自嚴苦笑了一聲,朝著眾人擺了擺手:“諸位先別高興太早,這里面還有三個大麻煩還需要解決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