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他們?nèi)眴???
“不缺,雖然他們的精銳被我們?nèi)珰灹?,但至少還有一千兩三三百萬人口,武將、武士、劍客肯定還有不少隱匿了?!?
“糧食,他們也不缺,幾千萬畝的耕地,我們只收取了七成,
如果我們還要讓他們開墾,他們至少還能開墾一千五百萬畝耕地,個人留下的少,但架不住總量多;”
“民意,他們更不缺,沒有幾個人愿意當(dāng)亡國之奴的,尤其是我們實施了覆巢十條后,他們更加想復(fù)國。
短期內(nèi)可能受我們的震懾老老實實,但長期呢?
暗中那些藏匿的武將、武士劍客們呢?這就是不安定的因素?!?
“最后就是兵器了,我們收繳了他們所有能看的到的兵器,但我們沒辦法將他們的農(nóng)具、廚具等等也收繳了。
那么這些農(nóng)具、廚具是不是就能融化打造成兵器?
退一步想,他們那里雖然匱乏了些,但礦產(chǎn)還是有一些的,他們?nèi)羰窃旆矗匀龘Q一、以五換一,拼掉我們的駐軍,搶占礦場。
快速打造兵器,就有了與我們對抗的些許本錢,雖然不一定能造反成功,但一定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傷亡。
其次就是會將我們多年奴役的成果破壞掉,讓扶桑百姓看到造反的希望,那么以后我們不是在鎮(zhèn)壓造反,就是在鎮(zhèn)壓造反的路上了?!?
“造反最基礎(chǔ)的四個條件中,最缺的就是兵器,一旦兵器解決了,那么造反就能成功了?!?
“所以,朕思來想去,有了這么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挖光扶桑的礦藏,金礦、銀礦、銅礦、鐵礦等金屬礦藏,
沒有了這些礦藏,朕倒是想看看他們拿什么打造兵器,沒有兵器,還怎么造反?
赤手空拳?不怕死盡管來就好。
礦藏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用一點就少一點,那我們就先用扶桑的,如此既能能保護大明境內(nèi)環(huán)境,還能緩解我們礦藏的缺口?!?
畢自嚴恍然大悟。
一旦這么做了,就需要大量的人口來開采、冶煉、運輸?shù)鹊?,少則幾十萬,多則百余萬人,還得都是壯年,還真是沒有那么多人口來開墾耕地了。
眾人腦子嗡嗡作響,被皇帝的計劃給震驚的張大了嘴巴,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這種震驚比他們聽見東征大軍將扶桑給覆滅掉了更加的震驚。
覆滅扶桑只是將扶桑的幕府和高層給干掉了,這個民族還是存在的,說不定哪一天就又獨立了。
覆巢十條有效果嗎?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書籍和文字,可以口口相傳、可以私下里自己記錄,沒有紙張,那總是有木板的吧。
駐軍和潛伏的錦衣衛(wèi)能監(jiān)視的過來嗎?
所以,只能說從明面上覆滅他的文字和文化的傳承,但暗地里一定還會有,這就是未來造反的禍端。
且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來配合,更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放松恰恰是人類的天性,記吃不記打、好了傷疤忘了疼等,說不定就放松了。
而皇帝的剛剛這一招則是從根本上斷絕了扶桑的未來,即便未來放松了警惕,沒有礦藏就沒法打造兵器。
甚至說大明退出扶桑了,扶桑或許要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都會困在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