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對吧,按照這上面寫的,平均回本時間十八到三十六個月,三年后才能賺銀子,那萬一中途沉沒了,那不就完了嗎?”
“你是不是傻?你只看到了運輸?shù)膯栴},有沒有看到搶占市場份額的問題,這是銀子能買來的嗎?”
“這個我也不好奇,我在想,朝廷會不會搞個幾十艘商船用于趕路的,這樣的話我們以后走親訪友、傳遞書信等等就方便多了!”
“還是那個問題,搶占市場也罷,降低成本也罷,百姓手中有銀子嗎?”
大明日報第二版蒸汽機商船的開放結束了寧遠互市的爭論,轉而關注朝廷能賺多少銀子,以及對蒸汽機的未來應用。
諸如蒸汽機長什么樣、能不能代替牛馬來拉動代耕和鐵犁、什么時間能把成本降下來給普通商人使用、能不能用于普通人趕路的工具等等。
還有對蒸汽機泄露被敵人得去用來攻擊大明水師的擔憂。
更多的則是對工匠技術的思索,前有取水車、代耕,后有蒸汽機等等,暴利讓百姓們心動。
有打聽學習門路的,有上趕著和有一技之長的人攀關系,萬一哪天研究出一個東西,那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百姓的這種心動,正是崇禎愿意看到了。
但甭管蒸汽機多牛,最終還是被一句‘百姓手中沒有余錢’給終止了。
“行了,都別想那么多,蒸汽機既然弄出來了,等技術再有突破成本就降低了!”
“就是,趕緊的,看看今天的大明日報還有沒有其他的內容,沒有的話都散了吧!”
“我艸……”
“一驚一乍的干什么?趕緊繼續(xù)念下去!”
“我算是知道為什么商人們花大價錢、厚著臉皮也要買蒸汽機商船了,原來是這個原因。”
“廢什么話,趕緊的說說,別逼老子罵人!”
“閉嘴,還想不想聽了?想聽的安靜。這第三版上寫了即刻起大明放開海運,允許商人走海路,也允許沿海漁民下海捕魚等等。”
“嗨,我還以為是什么大消息呢,這不是很正常的嗎?早晚的事兒,現(xiàn)在借著寧遠互市和蒸汽機宣布而已?!?
“哼,那我要是告訴你,這些蒸汽機商船都是一張船引呢?明年龍?zhí)ь^在濠鏡聚集,沿著鄭和下西洋的路線開海貿,你又如何應對呢?”
“什么?”
“什么?”
“這怎么可能?”
……
眾人一陣震驚和連續(xù)的質問聲響起。
開海運這事兒,他們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有倭寇會襲擾,但東征大軍現(xiàn)在再次橫渡朝鮮海峽進攻九州島,扶桑有那個心也沒有那個力氣來突襲商隊。
加上蒸汽機商船的極速,以及沿海還有大明水師的巡航,扶桑想搞事情都是望洋興嘆。
可這開海貿和海運是一回事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