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
一名百姓忍不住問了一句。
見眾人目光看向自己,出聲之人高聲道:“現(xiàn)在看,我們是趕走了葡萄牙的駐軍,將濠鏡收了回來,保護了大明疆域的完整性,
且收獲了一處重要且成熟的港口,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說到這里,出聲之人聲音停頓了下來,而后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分:“可這也是放虎歸山。
按照目前的局勢看,等朝廷真正的穩(wěn)定后,肯定會開海貿吧,開海貿就得去呂宋、馬六甲一帶,
但你們別忘了,那里可是被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海外諸國占據(jù)了,
一個國家力量是差了些,但這幾個國家聯(lián)合起來,少數(shù)也有十萬大軍在哪里。
別說不可能聯(lián)合,荷蘭和西班牙可是一直都想進駐大明,前幾年的廈門海戰(zhàn),諸位難道忘了嗎?
東征之戰(zhàn),荷蘭和西班牙幫助扶桑,等我們將扶桑干掉,那這兩國也會遭受極大的損失,進不了大明,連扶桑也丟失了,你覺得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你們覺得他們會不會聯(lián)合起來,封鎖馬六甲一帶?
輕則提高通過海峽的費用,或者說大明商隊在沿途的補給、消費價格提高一倍兩倍的,到時候你過還是不過,
過吧,賺的利潤還不如大明內部的生意,不過吧,海貿就做不了了。
重則直接不讓過,或者劫掠,你咋辦?
如果朝廷鐵了心的開海貿,但肯定會與海外諸國發(fā)生沖突,那不如現(xiàn)在直接將葡萄牙這些人留在濠鏡,畢竟這里我們占據(jù)著主場優(yōu)勢。
可若是在海外發(fā)生沖突,我們得動用多少戰(zhàn)船?得動用多少兵力?運輸和補給的成本算過嗎?
這可是海運,一旦海上風云變幻,補給出了問題,前線大軍沒有糧食,發(fā)生嘩變怎么辦?
算下來,總得消耗要遠大于將葡萄牙徹底留在濠鏡戰(zhàn)死軍士撫恤銀,我這么說諸位明白了嗎?”
一番論下來,眾人面面相覷。
臉上再也沒有了之前葡萄牙撤離時的高興,反而是面帶擔憂之色。
“明白你大爺?shù)模煌坝筒换伟胪坝蛠y撞!”
人群中一聲怒吼,眾人尋聲望去,只見一名青年書生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眾百姓見狀,臉色微變,嬉笑神色收斂了一些,朝著書生點了點頭,以示范問候。
“不管是西班牙、荷蘭也好,還是葡萄牙也罷,他們屢次來大明的目的是誰什么?
因為大明地大物博、物資豐富,有海外諸國所沒有的東西,說到底都是為了賺銀子。
大明若是開海貿了,允許他們前來做生意,但前提是遵守大明的律法,你覺得他們會腦子有坑一樣的聯(lián)手阻止我們嗎?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你以為是小孩子過家家,你打了我我就得打回去?
大明和蒙古打了那么多年,不是照樣開了互市嗎?
再退一步講,即便是他們聯(lián)合,那我們不去做他們的生意行不行,或者大力發(fā)展水師,三大水師齊出,看看是誰怕誰?
是從大明補給遠,還是葡萄牙他們補給遠?
被他們欺壓的那些小國難道不會趁機反抗他們嗎?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嘛,我們提供一些火器,讓他們狗咬狗,
或者大明和那些小國聯(lián)手將西班牙他們趕出去,死個幾萬十幾萬人就能讓他們自由,只要不是傻子都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