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邊架橋墩,車弩也隨著前進(jìn),我們不后退就在車弩的射程范圍內(nèi),你們雖能擋?。繕J車都能射穿,你們覺得你們比楯車還要結(jié)實?
車弩威力雖大,但也有缺點,那就是拉弓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唯有退后,等他們上岸后,用火牛陣沖擊,破掉他們的車弩和戰(zhàn)車,
等他們聚集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用輕炮轟擊,最大范圍轟殺他們。
平原之上,我們才是王者,哪怕他們有大量火銃也不行。
所以,本汗這不叫后撤,而是戰(zhàn)略收縮防御。”
眾人沉默了,眼中面露思索之色。
他們也不是蠢貨,經(jīng)皇太極這么一分析,立馬就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了。
“我贊成后撤!”
“附議!”
“平原之上我們再和明軍決戰(zhàn)!”
“大汗,等會您可一定要答應(yīng)末將第一個沖鋒,末將要為戰(zhàn)死的兄弟們報仇!”
……
見眾人同意了,皇太極手一揮,鳴金收兵,大軍緩緩后撤。
“哦……”
見建奴退軍了,數(shù)萬明軍瞬間歡呼了起來。
震天歡呼劃過河面,讓慢慢后撤的建奴聯(lián)軍的陣型頓時出現(xiàn)了輕微的混亂。
明軍大營中間,崇禎看著后撤的建奴,輕笑道:“袁愛卿,建奴果然后撤了。朕估摸著皇太極心中無比的暴怒、憋屈了!”
“暴怒是無能的表現(xiàn),我大明的底蘊豈是他們這些偶然崛起的蠻夷能比擬的,前些年若不是……
陛下,建奴后撤無非是想在平原之上利用騎兵的速度優(yōu)勢沖殺,建奴聯(lián)軍有一二十萬騎兵,
如果真的不管不顧,即便我們有戰(zhàn)車、猛火油柜等防御以及密集的飛雷炮陣攻擊,我們也擋不住,就看皇太極有沒有這個魄力了。
擋不住了我們就撤回河這邊,然后再過河,再轟炸一次,就看他們能死多少了?!?
袁可立說了自己的看法后,沉吟了片刻:“陛下,臣建議,今天先把橋搭好,用車弩防御,建奴也沒法來破壞,然后休整一夜,明日辰時開始過河,與建奴聯(lián)軍交戰(zhàn)!”
“可行!”
崇禎同意后,袁可立下達(dá)一連串的軍令,大軍各部都動了起來。
沒有了建奴的阻擋,加上俘獲了建奴的七艘貨船,明軍建造橋墩的速度極快,到了申時初刻時的時候,三排近兩百座橋墩全部建成。
隨著幾聲巨響,分流的引水渠也被炸開,足足半個時辰,水流趨于穩(wěn)定,橋墩露出水面一米左右。
一根根長達(dá)七八米長、粗約半尺粗長木架在了橋墩之上,然后跟編竹排一樣用繩子固定在一起,最后用耙釘將相鄰的兩顆釘在一起。
一塊塊從城中百姓家中拆下的門板鋪在了上面,用耙釘固定。
三條寬十米、長兩百余米的木橋宛如巨龍橫跨遼河,天塹變通途。
一隊隊明軍在橋上來回的行軍著,還夾雜著戰(zhàn)車、馬車等等,似乎是在檢測橋的結(jié)實與否。
聽著歡呼聲,對岸一直觀察著的建奴聯(lián)軍高層恨的牙都要咬碎了。
若非皇太極下了死命令不得出擊,他們真想沖殺一番。
“都回去休息,養(yǎng)精蓄銳,明日大戰(zhàn)!”
待眾將離去后,皇太極又深深的看了一眼明軍,面色猙獰:“狂歡吧,最后一夜的狂歡,明日就是你們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