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本汗軍令,不得撤出,違者軍法處置!”
“末將領(lǐng)命!”
四人齊刷刷的行禮。m.
但碩托疑惑道:“大汗,臣有些疑惑,我們?nèi)Ψ朗剡|河,那應(yīng)該重兵把守,現(xiàn)在把兵力分出去駐守遼河對岸的兩座城池,分散兵力?”
聽著碩托的疑惑,又看了看豪格,皇太極輕聲道:“《孫子兵法》的第三篇章《謀攻篇》中有云:先謀敗后謀勝,你們可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先想辦法讓自己不輸,然后再想辦法讓自己獲勝?!?
“這是正解,但你太死讀兵法了,這句話還有另一層意思:先想想自己失敗后怎么辦,然后再想辦法去獲勝,萬一事情不成,上下有招,有挽回的余地,未雨綢繆就是如此,
雖然有些畏首畏尾、不敢放手一搏、缺少背水一戰(zhàn)、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但我們還未走到那一步,
且我們集合了蒙古和扶桑兩方的兵力,也不缺這點兵力?!?
“明白了!”
豪格和碩拖若有所思,明白了皇太極如此安排的用意。
皇太極滿意的點了點頭后又看向鮑承先:“鮑先生,按照預(yù)定的計劃,準備防守之物,此戰(zhàn)我們以拖為主,耗盡大明銳氣,以襲擾為輔,擊殺軍士!”
又做了一番交代之后,眾人領(lǐng)命而去。
大堂之上,皇太極盯著地圖上剛剛畫的圈,眼中冷光閃爍:“縱然背負罵名,但為了大金的未來,本汗也只得冷血一回了!”
一時間,整個大金境內(nèi)各城、各牛錄、各旗都在征調(diào)著可戰(zhàn)之兵,在沈陽周邊集結(jié)后臨時的訓練著,而八旗兵力開始在遼河沿岸布放,修整官道。
遼河、渾河之上一條條漁船都被征收了,更是嚴令任何人進入河中捕魚、洗衣等,違者一律按細作論處。
一車車的石頭、木頭從山上運送到城內(nèi),又送上了城墻之上;
遼陽、鞍山、沈陽等城池外圍挖出了一條又一條的壕溝;
朝鮮境內(nèi)的蒙古諸部、扶桑兩方軍隊押運著無數(shù)的物資渡過鴨綠江,朝著遼陽、沈陽等城池而去。
整個遼東被黑云壓城、劍拔弩張、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籠罩著。
與他們的劍拔弩張相比,大明境內(nèi)雖然也很熱鬧,但相對來說算是平和的,百姓們都在議論著什么時間出兵。
若不是每天都有勞役從各地集結(jié)到北京城周邊,然后朝著山海關(guān)運送糧草,他們都想去衙門鬧上一鬧,問問是不是朝廷在趁機‘斂財’了。
這一等又是半個月的時間,時間也到了三月底。
東暖閣內(nèi),終于迎來了工業(yè)研究院的王徵。
一番行禮之后,王徵將一個盒子呈了上去,繼續(xù)道:“陛下,三輪野戰(zhàn)炮車已經(jīng)徹底完成了,且經(jīng)過了紅夷大炮的實射,目前都是比較穩(wěn)定的。”
“王愛卿,朕終于把你等來了!”
崇禎打量著從盒子中取出的尺許長短的模型,眼中滿是笑意,有了野戰(zhàn)炮車,紅夷大炮的真正威力才會發(fā)揮出來。
此次北討建奴,傷亡會更小一些了。
“王愛卿,打造一輛三輪野戰(zhàn)炮車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