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東林黨后繼為己任,主張興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所以取名為復社。
其成員很復雜,約有兩成是東林黨的后人,五成則是江南清流和地主、商人之后,三成則是民間的讀書人,成員高達三千余人,大多數(shù)都是青年?!?
“復社?”
崇禎眉頭皺的更深了,李若漣說到復社的時候,就已經(jīng)勾起了沉睡在腦海深處的記憶。
復社作為大明末年最大的一個政治團體,他還是很知道一些的。
據(jù)說當時的復社魁首在出名之后不肯按部就班的出仕熬資歷,而是企圖一步登天,借廣收門徒控制文界和把持科場,并左右政治,竟然還在某一段時間給達成了。
當了首輔的周廷儒被復社魁首拿住了把柄,不得不唯命是從,不僅讓周廷儒傳達自己的政見,更是給了周廷儒一個冊子,告訴周廷儒有些人要大用重用,有些要罷官,
而被拿住了把柄的周廷儒竟然照做了。
這個復社魁首最終因為太過于囂張,被某個大佬派人給暗殺了。
這件事情的首領是不是張溥,崇禎記不太清了,但這件事卻是能說明復社的野心。
“有點意思!”
崇禎淡淡的說了一句,但眼中已經(jīng)彌漫著殺意了。
一個沒有任何官職在身的民間文社領袖,遙控朝堂決策、決定官員任免,以閑人之身執(zhí)掌天下,何等的可笑、可怕。
能將學生運動發(fā)展到這種地步,真的可以算的上是空前絕后了。
這種人,放在任何時候,都已經(jīng)具備了造反的必要條件。
他今天倒是要看看這個張溥到底要做什么?
又是一刻鐘的時間,張溥高聲道:“諸位,我復社人員個個都是真才實學之人,講究的是經(jīng)世致用之學,有著良好的自律品行和忠貞氣節(jié)的修養(yǎng),
我等若是為官,必將清正廉明,躬行實踐,為國家效力,為人民謀福利……”
“好!講的太好了!”
“張魁首,我們相信你!”
“張公子,我們支持你,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好官、清官的!”
“是呀,他們的品行已經(jīng)毋庸置疑了,若是他們?yōu)楣?,我們就能少受壓迫了?!?
……
張溥的聲音剛落,圍觀的人群中爆發(fā)出很多支持的聲音,圍觀百姓更是高聲附和著。
看著激動的人群和百姓們的附和,高臺上的張溥眼中滿是笑意和自得之色,謀劃了幾天,這事算是成了。
自此以后,不說平步青云了,至少可以逆流而上了,節(jié)省數(shù)年苦工。
“原來是打的這個主意!”
畫舫上,崇禎聽著最后的結尾,輕嘆了一句,但隨即眼中閃過一絲玩味之色。
好一會兒后,崇禎低聲和李若漣說了幾句,李若漣急匆匆離去。
只是數(shù)息的時間,李若漣就帶著數(shù)十名錦衣衛(wèi)到了現(xiàn)場,看見是錦衣衛(wèi),人群自動讓出一條通道。
“這位大人,你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