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些需求大的,諸如米面糧油等,需要囤積大量的貨物,這需要大量的銀子和倉庫,
而且需要穩(wěn)定的貨源供應(yīng),最好是有自己的商隊,否則三天兩頭斷貨,百姓就不會長期來,沒有老客、熟客,這對商家是致命的打擊;
還有就是防火防盜防潮等安全問題、伙計的貪污作假等等否會影響口碑;
總得看下來,臣覺得虧損的可能占了八成以上?!?
聽著楊少安的分析,崇禎輕微的點了點頭,利弊分析的很正確,但方向錯了。
“那如果朝廷主導(dǎo),開這樣的商鋪呢?在大明的府城都開一座呢?盈不盈利也無所謂,只要不愧虧損太狠就行!”
“朝廷主導(dǎo)?”
楊少安徹底的懵逼了,明知道是虧,為什么還要開?銀子多了燒的慌?不盈利您費這么大勁做什么?
不待他細想,崇禎繼續(xù)道:“這種商鋪平日里就是和普通商人的商鋪一樣,賣出買進,
但一旦再發(fā)生蘇州士紳富商集體關(guān)門罷市時、或者惡意哄抬物價時,這種有朝廷控制的坊市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平衡和穩(wěn)定當(dāng)?shù)匚飪r!
蘇州城這種朝廷強制干預(yù)的事情以后盡量少做,過度干預(yù)市場對商事發(fā)展不利。
其次,坊市的物品齊全、服務(wù)態(tài)度良好、質(zhì)量過硬、信譽良好,會極大的刺激商人們的店鋪,倒逼著他們改變自身,改善商事環(huán)境,
甚至朝廷組建的商隊能以量大取消,降低成本,進而降低銷售價格,富商們的店鋪就沒法賺取暴利了,這對百姓是有利的?!?
嘶……
楊少安倒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是震驚之色。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皇帝只是因為富商們鬧了一次,就搞出這么一個想法。
如果這個想法真的能徹底實施了、在整個大明鋪開了,對那些奸商們絕對一次重大打擊。
更沒有想到,一個坊市竟然能發(fā)揮出頂梁柱、壓艙石的作用。
想著想著,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驚疑道:“陛下,您去年就讓父親在大明各處考察,統(tǒng)計各地特產(chǎn)等,不會就是為這個準(zhǔn)備的吧?”
崇禎沒有回應(yīng),而是端著茶杯輕輕的喝了一口。
這算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讓楊少安頭皮瞬間發(fā)麻。
不是蘇州富商鬧事皇帝才弄這么一出,而是早就有規(guī)劃了,而且已經(jīng)提前布局了。
朝廷出手,要銀子有銀子、要人有人,一個府組建一支商隊簡直不要太輕松。
如果父親將各地特產(chǎn)放到這種超市內(nèi),不說整個大明了,三百五百里內(nèi)都行。
既能讓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賣出,讓百姓們獲得實惠,也能讓異地百姓買到所需,朝廷中間既賺到的銀子,也賺到了民心。
只要規(guī)范做好,一舉數(shù)得,朝廷贏麻了。
這才是皇帝對付士紳富商的終極絕招,前面那些手段都不算什么了。
這是改變大明商業(yè)格局的事情,必須要參與進去。
想到這里,楊少安躬身道:“陛下,這種新型的商鋪有名字嗎?總不能也叫商鋪、雜貨鋪吧,
必須得起個響亮的名字,才能配的上它的大氣和陛下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