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三軍合圍,土默特部被困大青山,斬首萬余人后,逼迫土默特部投降,朝廷設置理藩院和這種方案,管理蒙古諸部!”
“崇禎二年三月二十七日,陛下率眾將在大青山的絕頂九峰山祭天,定界碑,勒石記功了,
自此狼山、陰山、大青山以南及宣府方圓三百里地皆劃入大明疆土。
陛下許諾,未來率眾將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再續(xù)泰山封禪!”
……
只有簡單的兩條內(nèi)容,但這兩條內(nèi)容蘊含的信息遠大于昨日的兩條戰(zhàn)功的信息。
他們似乎看到了皇帝率眾將在大青山是行立界碑的場景了。
自成祖之后,整個大明飽受蒙古諸部的犯邊、劫掠之苦,其中進入大明腹地不下數(shù)次,北京城都被圍困過,這是何等的恥辱。
如今,皇帝御駕親征,將方圓數(shù)百里的肥沃草原重新納入大明疆土,這絕對是大事情。
等眾人看完大明日報三版的管理土默特的方案內(nèi)容后,沉默了,但隨即討漫天的討論聲響徹整個北京城。
“這個方案還是挺有意思的,很大膽呀!”
“的確是大膽,縱觀歷朝歷代對外夷似乎都沒有這么寬松過!”
“放屁,這簡直是婦人……已經(jīng)圍困了,直接屠掉算了唄,效果是一樣的,用的著這么磨嘰嗎?”
“就是,將他們的軍士都屠殺掉,留下女性為我們放牧,當我們大明的奴隸!”
“腦子有病吧,都殺完了,我們還費那么大心思打下來做什么?他們沒有一點盼頭之后,會不會拼死搏殺?
到時候死傷幾萬將士怎么辦,你的親人沒有在軍中,你不心疼是不是?”
“你們只看到了寬松,沒有看到背后的用意,雖然理藩院的官員有一半是蒙古諸部擔任,但還有一半是大明官員擔任,
律法終審權在我們手上,所有政策都得經(jīng)過朝廷審批,這不是等于控制了他們嗎?”
“而且還有駐軍,他們?nèi)羰欠磁?,手無寸鐵之下,屠殺起來更容易!”
“等穩(wěn)定以后,朝廷還會推動漢蒙通婚、開辦學院教授漢文、各部劃定固定區(qū)域等等手段,慢慢的同化掉諸部,
到時候漢中有蒙、蒙中有漢的錯綜復雜之下,誰還會反叛?”
“這才是正解,土默特部只是一個開始,隨后還有蒙古數(shù)十個部落,可能都會采用這種制度,有盼頭的時候,才不會魚死網(wǎng)破,
否則,朝廷即便能收復諸部,也要死傷數(shù)十萬大軍,這些將士又是誰的兒子?又是誰的父親?又是誰的丈夫?”
“對,將士們不怕死,不代表就能隨意的去死,有更好的方法,為什么一定要通過打仗的方式解決?”
“這個我能理解,可這泰山封禪已經(jīng)讓宋真宗趙恒給無限拉低了規(guī)格,陛下要封禪,這不是自降身份嗎?朝中大臣怎么不勸勸!”
“傻了吧,陛下真要完成了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列郡西域等等,再加上還地于民等等政績,這功勞不敢說后無來者,歷史也能進前三,
如此再去封禪,你覺得是陛下掉身家,還是百姓將趙恒徹底踩進狗屎里?”
“估摸著也只有當今陛下才有這種大智慧、大魄力、大胸懷、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