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鄭崇儉這么問,眾人也都是看向了陳經(jīng)綸。
陳經(jīng)綸立刻道:“陛下,臣此次前來,也帶了一百余斤來,請陛下品嘗一下!”
“哈哈,看來朕今天是有口福了,拿來給諸位愛卿看看!”
崇禎早就想問問陳經(jīng)綸有沒有帶一些來了,實在是身份擺在那里,
而且人家忙活了幾個月,你不先搞工作卻是想著吃的,實在是說不過去。
片刻后,兩名軍士抬著一個箱子走了進來,陳經(jīng)綸上前打開箱子,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是一層厚厚的松針。
陳經(jīng)綸撥開松針,拿出一個紙張包裹的長條物體。
“陛下,松針是防碰撞的,紙張是防潮用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延長儲存時間。
這些方法都是百姓們摸索出來的,效果特別的好,若果再放在干燥的地窖中,至少可以保存半年的時間!”
拆開紙張后,一個個足有半尺長、還帶著些泥土的、紅色表皮的番薯出現(xiàn),大小幾乎一致,看的出來是精挑細選的。
眾人也都拿起來翻看著,放鼻子前聞一聞,若不是場合不對,他們都想掰開嘗一嘗。
“諸位大人,這人番薯整個的生著吃,還可以煮、燒、烤、蒸!
還能蒸完了加上面粉白糖炸成番薯丸子,還能做成紅薯干、番薯糯米餅……
我們福建百姓已經(jīng)研究出了十數(shù)種吃法了,老少皆宜!”
咕嚕?!?
咕嘟……
咽口水和肚子響的聲音在眾人中響起,眾人有些尷尬,實在是沒見過這玩意,陳經(jīng)綸又說的這么誘人,又到了飯點。
“陛下,臣帶了幾名廚子來,要不臣讓他們給陛下做幾道番薯的小吃?”
我艸……
什么情況?你來陜西出公差一趟,還帶著廚子?這么大譜嗎?
而且在皇帝面前說你帶了廚子,你這是不想干了呀?
見眾人詭異的眼光,陳經(jīng)綸知道眾人誤會了,立刻解釋道:“諸位誤會了,帶廚子是有幾方面原因的,
第一,年前陛下在召見我和宋應星院長商討推廣番薯和土豆的時候,陛下說了不僅要推廣種植,研究提高產(chǎn)量,還要研究怎么吃,
吃的花樣多了,百姓們才會更容易接受種植,既是為了推廣,又是為了產(chǎn)出后能賣出去!
帶他們就是等番薯豐收以后,教會陜西的父老鄉(xiāng)親們番薯的做法!
其次就是為了我?guī)淼膬砂俣嗝N植番薯的百姓準備的,畢竟福建和陜西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區(qū)別,
萬一飲食不習慣,導致他們身體狀態(tài)出了問題,也影響番薯的種植!”
聽著陳經(jīng)綸的解釋,眾人尷尬的一笑,也對皇帝的考慮全面充滿了佩服。
還未全面推廣種植,就已經(jīng)考慮到豐收以后的銷售問題了。
“既然帶了廚師來,那朕就借花獻佛,咱們中午就吃一次番薯宴,
既是為陳愛卿接風洗塵,也是犒勞諸位這段時間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