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地圖就掛了出來,崇禎站在地圖前凝視著地圖。
現(xiàn)在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是原路返回,從大同折回北京城。
第二條是從西安城西北方向走,去九邊的固原、榆林、偏關(太原鎮(zhèn))三鎮(zhèn)看看,然后到達大同,折回北京城。
第三條路是從西安城過潼關進入河南,從洛陽一路北上,回到北京城。
第一條最簡單也最安全但直接不考慮,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不得好好巡視一下?
第三條經(jīng)過河南,考慮了一會兒后,也直接放棄了。
因為河南有八位藩王,陜西的事情傳到他們耳中,不知道他們會是如何反應之前,還是不要貿(mào)然進入河南刺激他們了。
那就只剩下第二條路了,九邊在西北有甘肅(駐地張掖)、寧夏(駐地銀川)、固原、延綏(駐地榆林)四鎮(zhèn)。
其中延綏、甘肅、寧夏三鎮(zhèn),又合稱“三邊”,這就是三邊總督的管轄的區(qū)域了。
固原鎮(zhèn)雖然在甘肅、寧夏、延綏三鎮(zhèn)的中間,但并不屬于三邊。
因為地理位置,是對陜西“三邊”防御的補充,更有監(jiān)視三鎮(zhèn)的意思。
三邊總督府就設在固原鎮(zhèn),足可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回憶完了這些之后,崇禎提筆在地圖上畫了一條曲折的線,由西安出發(fā),過延安到榆林,再到太原鎮(zhèn)(偏關)。
固原就暫時不去了,去了固原要不要去甘肅和寧夏?
這兩個鎮(zhèn)都遠的一逼,從西安出發(fā)到固原再到甘肅,然后去寧夏,就這一道至少四千里路,現(xiàn)在可沒時間。
袁可立看著路線,低聲問道:“陛下,這是咱們回去的路線?”
“嗯,順道去這兩個鎮(zhèn)看看吧!”
“袁愛卿,第一、傳令給錦衣衛(wèi),按照這條路線探查周邊百里情況,
第二,傳令給偏關坐鎮(zhèn)的忠貞侯秦良玉,準備一支精兵,做好隨時支援的準備!其他的安排你看著補充?!?
袁可立盯著地圖,心中在盤算著,從西安到榆林算是大明內(nèi)部了,離邊境都還有幾百里。
且邊境外是襖兒都司(鄂爾多斯),關系算不上好,但近些年也都是相安無事。
現(xiàn)在他們都已經(jīng)出兵到土默特,組成聯(lián)軍共抗西遷的察哈爾林丹汗,一時半會也沒精力侵犯大明了,但不得不防。
“回陛下,關外是襖兒都司,可以傳令給南部察罕腦兒衛(wèi),東勝北部東勝衛(wèi)等兩位密切注視襖兒都司,
同時傳令給寧夏鎮(zhèn),搞一次小規(guī)模演武,震懾一下。”
“好,按你說的辦,三天后咱們出發(fā),這三天時間,咱們將剩下的事情給處理好,你先去準備?!?
大殿內(nèi)眾人退去,只剩下了崇禎一人,站在地圖前。
他之所以走這條路,一是巡視,看看大明真實情況,二是順帶想去找?guī)讉€人的。
這幾個人若是找到了,培養(yǎng)好,大明能再添幾名虎將!
一時間,崇禎竟然有些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