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在福建和廣東推廣番薯,明年的目標是推廣一萬頃?!?
徐光啟聽完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表情,番薯是外來,很難被接受的,而且百姓也不愿意呀,田賦等怎么辦?
看著徐光啟眼中的疑惑,孫承宗繼續(xù)道:“徐院長,你所擔心的問題,陛下也有交代,內(nèi)閣也在著手處理了,沒問題的?!?
“徐院長,自陛下登基以來做了許多的事情,大明軍紀監(jiān)察部、大明國土資源管理部、大明農(nóng)業(yè)研究院、大明火器研究院等,這些你慢慢再了解?!?
徐光啟愣住了,過了許久才回過神來朝著崇禎拜了下去:“陛下圣明!”
“徐愛卿,朕現(xiàn)在做的是對內(nèi)的安穩(wěn),大明兩萬萬百姓能不能安穩(wěn)的生活,還需要火器研究院的成果,你們的擔子很重呀!”
“陛下放心,臣回去后立刻開始著手研究!”
徐光啟說完,畢懋康和孫元化也都站了起來開始表態(tài)。
崇禎很是滿意,示意他們坐下繼續(xù)用膳,他自己則是將目光看向?qū)O傳庭。
“孫愛卿,你有選擇了嗎?”
孫傳庭放下烤串,站起來朝著崇禎行了一禮:“陛下,臣想擔任禁軍都指揮司都指揮使!”
聽著孫傳庭的選擇,崇禎有些意外。
他本以為這種文武雙全的人會比較有個性,會選擇自主招兵的,沒想到卻是選擇了難度最大的一個。
“說說原因?!?
“陛下,臣雖然一心想征戰(zhàn)沙場,但絕非戀棧權位之人,選擇都指揮使是有原因的,
說實話,臣是最想選擇第一個自主招兵訓練的,因為可以按照臣的想法來練兵,練出的兵才是最適合的,
但陛下合并二十一衛(wèi)后,下轄九衛(wèi)每衛(wèi)兩到三萬人,這就是二十七萬了,
除此之外,我大明各省有五百多衛(wèi)所,加上九大邊鎮(zhèn),足足有兩百八十萬的軍隊,
軍隊太多了,朝廷和百姓負擔都太重了。
臣的理念是兵在精不在多,特別是火器研究所的成立,若是畢大人說的那種槍研發(fā)出來,人數(shù)就更不用太多了,
臣記得陛下已經(jīng)讓盧象升去練兵了,臣再去練一支一兩萬人的軍隊作用也不大。
最主要的是從招人到練兵,再到能打,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專心訓練禁軍?!?
“至于說出任三邊總督,坐鎮(zhèn)西北,非臣之所愿,臣是希望征戰(zhàn)沙場的。
綜上幾點,所以臣選擇擔任禁軍都指揮使,請陛下示下!”
崇禎看著孫傳庭,沉聲道:“你既然有了選擇,那就如你所愿,熟悉一下二十一衛(wèi)后,再找個時間找朕聊聊合并后的軍制問題!”
“臣叩謝陛下天恩!”
孫傳庭跪了下去。
孫傳庭選擇了禁軍,那后世被稱為明末三大強軍的秦兵就沒有了。
不過無妨,只要禁軍練好了,多一支一兩萬人的軍隊影響也不大。
孫傳庭的事情定下來,在崇禎和孫承宗的引導下,眾人也都徹底的放開了。
陽光正好,又點燃了一大堆的火。
足足小半個時辰,帶來的東西都被眾人一掃而光,只剩下滿地的狼藉,君臣盡歡。
“孫愛卿,明天朝會的時候關于大明火器研究研院的事情,由內(nèi)閣提出廷議,明白嗎?”
“陛下放心,絕對沒有問題。”
孫承宗給了回應,他明白皇帝的意思,廷議只是走流程而已。
“好了,出宮時間也不短了,回去吧!”
崇禎說完上了鑾駕,鑾駕慢慢朝著北京城而去。
回到東暖閣后,王承恩給崇禎倒了杯茶,低聲道:“皇爺,曹化淳還在外面候著呢?!?
崇禎一愣,因為農(nóng)業(yè)研究院暖房的事情,竟然將曹化淳給忘了。
“讓他進來吧!”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