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jiān)的掌印和秉筆太監(jiān)朕也任命了,一會兒你去司禮監(jiān)一趟,和那邊溝通一下,
第二,會同朝臣廷推一些官員填補六部九卿的空缺。”
“臣領(lǐng)旨!”
“哦,對了,還有陜西賑災的事情,你也要做好?!?
崇禎繼續(xù)道:“你的老朋友袁可立現(xiàn)在是三邊總督,負責賑災的欽差大臣,等陜西事情忙完后,也入閣參預機務(wù),這樣你們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陛下圣明!”
提到袁可立,孫承宗有些開心,他和袁可立配合多年,遼東三方戰(zhàn)略的提出者。
有這樣的老搭檔在,處理事情無疑會更加的有效率。
“孫先生,內(nèi)閣首輔黃立極因為陜西大災和民變的事情,被朕打入詔獄了,
施鳳來諂媚魏忠賢,張瑞圖雖然好一些,但也不能再重用了,內(nèi)閣中除了你和李國普在,還有遠在陜西的袁可立,
閹黨余犯被清除后,朕有太多事情要做,內(nèi)閣就你們?nèi)齻€可能忙不過來,朕想再增添兩位,你覺得如何?”
“請陛下圣裁!”
孫承宗本想說通過廷議的,但話到嘴邊了又打消了。
他沉浮官場數(shù)十年,心思是何等的敏捷,這位新帝看似是在征求他的意見,實則內(nèi)心是已經(jīng)有了人選了。
他也很好奇皇帝到底想起用哪兩位大臣。
崇禎沉思了一下,隨即道:“朕心中兩個人選,韓癀和李標,孫先生覺得如何?”
孫承宗聽完,面露思索之色。
“陛下,李標是萬歷三十五年的進士,擔任過授翰林院檢討、太子府屬官、右春坊右贊善、詹事府少詹事、禮部右侍郎,
為官清正,性耿直,無論是經(jīng)歷還是人品,入內(nèi)閣都是可以的?!?
“至于韓癀,在天啟四年就擔任首輔了,后逆黨李魯生受魏忠賢指示,彈劾韓爌,將韓爌除名,剝奪官籍,處事持正、廉潔正直,可以入內(nèi)閣的。”
孫承宗說完,又向崇禎道:“陛下真乃慧眼如炬,乃我大明之福?!?
崇禎笑了一下,他從后世而來,自然是知道明末有哪些能臣、忠臣的。
崇禎一朝十七年,內(nèi)閣首輔加上代理的共有十八位之多,內(nèi)閣大學士50人。
而整個明朝前兩百多年內(nèi)閣大學士總共才164人,由此可見崇禎換首輔和輔臣的隨意,如此的頻繁,內(nèi)閣能處理好政事那才是奇怪了。
最無語的是,崇禎登基后第一次任命內(nèi)閣大學士,為了不得罪閹黨和東林黨,竟然選擇抽簽,簡稱卜枚大典。
但在這50位內(nèi)閣大學士中,韓癀、李標二人可進前五。
李標性耿直,敦大禮,顧大局,明辨是非曲直,敢于直諫君。
韓癀先后作相,老成慎重,引正人,抑邪黨,天下稱其賢。
直諫君和老成慎重,這兩點更是崇禎現(xiàn)在特別需要的品質(zhì)。
“既然孫先生也認同,那此事就交給孫先生處理,火速召二人進京,內(nèi)閣有爾等五人,朕相信這大明會越來越好的?!?
“你先去休息吧,等清除完魏忠賢余犯,咱們君臣再喝幾杯?!?
崇禎擺了擺手。
孫承宗起身再次叩謝,慢慢朝著東暖閣外退去,只是剛退了幾步,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遲疑了一下后道:“陛下,臣還有事要說。”
剛坐下的崇禎愣了一下,隨即道:“孫先生請說!”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