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種強力震懾,糧商絕對不敢漲價。
實際上,崇禎還有一種想法,就是暗中操縱糧價,和糧商們一起提高糧價,這樣一來,隔壁省份、甚至江南等地的商人看見糧食的暴利都會主動運糧到陜西。
等到陜西糧食多到一定地步的時候,朝廷立刻將開倉賑糧,同時頒下禁令。
等一開春,春種開始,到時候商人們囤積的糧食就只能降價了,因為不賣那就只能砸在自己手上。
倉庫里有多少糧食先不說,只要從南邊不斷的往陜西運糧就行。
運糧的隊伍中也不一定都是糧食,只要在適當?shù)臅r候?qū)⒁卉嚰Z食打翻給商人們看到就行。
但這種策略,需要持續(xù)兩三個月才有見效。
兩三個月會餓死多少的百姓,又會有多少百姓被逼加入民變的隊伍,這些他都無法預估,也不忍心。
“咱們再來說說夠不夠的問題,按照成國公的計算,一個月就需要十八萬石糧食,而且明年是什么情況都不好說,百萬石糧食只能支撐六個月,所以,朕覺得,可以遷出一部分人?!?
“遷移?”
所有大臣都懵了,郭允厚出班道:“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人口遷移是大事,從陜西到南邊,橫跨數(shù)千里,需要耗費大量的銀兩,有這筆錢不如投入到賑災(zāi)之中?!?
“陛下,郭大人所極是,即便是百姓們愿意遷移,這一路上吃的、喝的,到地上的房屋安置、田地等等都是大工程?!?
“陛下,此刻已經(jīng)進入冬季,天寒地凍,遷移會導致大量百姓死亡的,請陛下三思。”
“好了!”
崇禎制止了還要出班勸諫的大臣:“誰說朕要遷到南方去了?”
“將一部分受災(zāi)地的百姓,遷移到陜西定邊、甘肅定西、寧夏固原、山西呂梁等這四個地方?!?
大臣再次懵了,歷代遷移大部分都是朝著南方遷移的。
可陛下說的這四個地方離受災(zāi)嚴重的白水等最遠也不過千里,按照百姓們的腳力,大半個月左右就能到了。
問題是,這么近的距離,那邊肯定也會或多或少的受災(zāi)了,遷過去做什么?
崇禎走下平臺繼續(xù)道:“遷過去的百姓,采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大量開墾田地。”
“留在原籍的百姓,也要組織起來,每隔三十里地,在靠近田地的地方修筑一座……湖泊。”
“第三,如果災(zāi)民還有多的,那就修路,將陜西到北京、或者到南方的官道給修整一翻。”
崇禎說完的時候,正好站在了皇極殿的大門前,隨即一腳邁出,站在了大殿前,看著陜西的方向,滿臉的沉重。
他記得自崇禎元年開始,全陜天赤如血,五年大饑,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饑,八年九月西鄉(xiāng)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
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天災(zāi)就沒停過,陜西百姓過的太苦了。
如果有可能,他是真想全陜的百姓遷出來,可惜現(xiàn)在做不到,也不能做,這么做等于放棄了陜西。
所以,他現(xiàn)在要趁著這個機會提前規(guī)劃一下,說不定有轉(zhuǎn)機。
眾大臣看不到崇禎的臉色,可跟在崇禎身后的王承恩卻是看到了崇禎臉上的沉重,心中暗自嘆息了一聲,皇爺背負的太多了。
沉默了一會兒之后,崇禎才回到皇極殿內(nèi),看著群臣滿臉的疑惑,當即問了一句。
“怎么,朕剛剛說的你們都沒有聽懂嗎?”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