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事啟奏!”
一人從大臣隊列中走了出來,崇禎掃了一眼,出聲的是中極殿大學(xué)士施鳳來。
“施愛卿請講!”
“陛下,臣奉旨會同司禮監(jiān)、工部、禮部、欽天監(jiān)選擇大行皇帝陵墓,目前確定為潭峪嶺,陵墓規(guī)制取法慶陵,按規(guī)制需白銀兩百萬兩,請陛下示下!”
崇禎愣了一下,他穿越過來這兩天一直在忙,都忘了天啟帝的皇陵的事情了。
兩百萬兩白銀是什么概念,他現(xiàn)在還搞不清楚,還不待他發(fā)話,戶部尚書郭允厚就站了出來。
“陛下,國庫庫銀不足兩百萬兩,但馬上就是九大邊軍發(fā)軍餉的時間了,無力調(diào)撥?!?
“郭大人,你這是對大行皇帝的藐視,臣請陛下治郭允厚藐視之罪!”
左都御史曹思誠站出來就是一頂大帽子扣了上去。
“曹大人,你這么說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暗示前線的將士們不行,這話傳出去,不怕引起將士們的不滿嗎?”
……
“陛下,可否先從內(nèi)帑撥款100萬兩先行動起來,然后再圖其他?”
眾人爭論到最后,施鳳來竟然打起了內(nèi)帑的主意。
崇禎內(nèi)心怒了,沉聲問道:“施愛卿,現(xiàn)在京都大米多少銀錢一石!”
被問到的施鳳來懵了,現(xiàn)在上奏的是大行皇帝陵墓的事情,怎么扯到大米多少錢一石了?
他一個內(nèi)閣輔臣哪里知道大米多少錢一石。
但皇帝問了,他又不能不回答:“好像是一兩銀子……臣……不知!”
“曹愛卿,你說!”
左都御史曹思誠懵了:“陛下,好像是一兩一錢?!?
“好像?哼!”
崇禎冷哼了一聲,又道:“房愛卿,你說!”
吏部尚書房壯麗:“臣記得年初是八錢銀子,現(xiàn)在臣真不知道?!?
崇禎一連問了十數(shù)人,除了戶部尚書沒問,從吏部到督查院,再到通政司的老大被被問了個遍,更是重點關(guān)注了東林黨的人。
問到最后,崇禎連愛卿也不用了,直呼其名。
“郭允厚,你來說!”
戶部尚書郭允厚立刻道:“陛下,截止昨日,京都每石大米約為八百五到九百三十枚銅錢?!?
“魏忠賢,你說!”
被皇帝點到名,魏忠賢出列:“陛下,糙米在780-850文銅錢每石,精米在900-950文銅錢之間浮動?!?
崇禎心中快速的盤算著,明代一石約為120斤,一斤約為后世的一點二斤左右,換算下來就是后世的145斤左右。
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大概能買155斤大米,后世一斤大米按2.5元算,一兩銀子購買力就是388塊。
修個陵墓要200萬兩白銀,也就是后世的七億七千萬,這得多大的工程?
后世的人工材料可比現(xiàn)在的貴太多了。
想想就知道,這中間肯定有很多貪了,但這種計算方式他沒法和大臣們說。
ps:《明實錄》記載,天啟六年,也就是1626年,大米約為0.8兩銀子一石,考慮到又被黨爭折騰了一年,咱們就提高一些,網(wǎng)上說一兩銀子相當于現(xiàn)在的660-800元,甚至更高,那是在其他年間,例如洪武初年0.25兩銀子一石,也就是一兩銀子買4石,約為600斤,那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1200塊。
“方正化,派人去街上問問,速去速回,朕在這里等著。”
方正化應(yīng)聲后從后面出了皇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