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漂泊
1、纏足
一八九八年秋,來自梅江邊的近代思想家陳熾正在北京陶然亭和友人江標(biāo)、趙柏巖預(yù)和慨嘆康有為變法必敗的時候,燈花在贛南梅江邊一個叫東坑的小村子里出生了。
陳熾的維新思想沒有帶給老家什么實際的影響。比如纏足。陳熾和梁啟超在京城和上海發(fā)起了不纏足會,但燈花的父母仍然決心給燈花纏足。一百多年以后,獨依感嘆說,燈花的出生一開始就是個悲劇,她屈服于父母的獨裁,而沒法享受那個時代已有的維新思潮。
六歲那年的一個晚上,母親說,燈花,你轉(zhuǎn)眼長大了,好久沒有幫你洗腳了,今天我?guī)湍阆窗伞i_始燈花感到奇怪,又不是我的生日,我的腳又沒有扭傷,母親為什么突然幫我洗腳呢?母親反復(fù)搓洗,非常認(rèn)真的樣子,燈花感覺舒服極了。這時,母親突然說,妮子呀,你這雙腳長得這樣白皮細(xì)肉,你是愿意讓它走在泥地上,還是希望走在廳堂里呢?
當(dāng)時燈花不知道母親的意思,一邊享受著溫水和母親的撫摸,一邊思考了起來。她想起了哥哥帶著自己行走在沙灘上、田野里,那腳底又麻又癢的感覺,也想起了跟著哥哥上山采摘野果子時受草木刺傷的苦痛。
燈花說,我既想走在泥地里,又想走在廳堂里。
母親笑了笑,說,妮子啊,一雙腳就是一個人的命運,你走到哪里就表明你將來是受苦還是享福。我們是女人家,終究是要嫁人的,你不能光想著在外面玩兒了,要想想你未來的事情了。你看,和你一起長大一起玩的冬娣,為什么現(xiàn)在不跟你玩了?她開始跟著她姆媽學(xué)女紅了。你看到?jīng)]有,她現(xiàn)在裹足了。
燈花終于知道了母親的意思,不由得大叫了起來,把腳伸出了水盆,大聲哭鬧起來,我不要裹腳,我不要小腳,我要留著走路……木盆里的水花落到了母親的臉上。
母親黑下了臉,說,父親是怎么教你的?《女兒經(jīng)》背給我聽一聽!這時父親聽到了動靜,進(jìn)了房間,摸了摸燈花的臉,對母親說,是不是隨了她自己?聽說也有些人家不讓女孩子纏足了的。
母親黑著臉說,聽說?聽誰胡說了?燈花的父親是個讀書人,對妻子說,橫背村知道嗎?就是我們村子的下游。橫背村出了個讀書人叫陳熾,他考上舉人,在北京做章京,我讀過他的書,叫《庸書》和《續(xù)富國策》。他和梁啟超就提出中國要維新,女孩子不纏足,陳熾的女兒就沒有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