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裘二爺已經(jīng)跟周時閱他們說過了,但是軍師一直在大營里,知道的要比裘二爺更清楚。
大桂村以前沒什么事。
那一座山的歸屬,村民就算有些意見,也不會說出來,畢竟將山送給肅北大營已經(jīng)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大家都已經(jīng)認下了這個事實。
雖然難免有那么幾個村民,因為這事覺得村子吃了虧,這些年沒少有事就來找將士們幫忙,但將士們也沒有什么意見。
大桂村是與他們大營離得最近的一個村子,相處好一點,大家都省事。
讓大桂村突然又拿那座山來說事的原因,是他們村有一家人回村了。
那一家人的祖父,二十年前也是答應(yīng)把山送給大營的那幾個老人之一。
沒多久,他們一家就被據(jù)說在知臨城混得很好的小兒子接了過去。
村民都覺得他們一家是去享福了,而且應(yīng)該不會再回村。
但是一年前,這一家人突然就舉家搬回了大桂村。
他們祖父已經(jīng)去世了。
帶著一家人搬回來的,是長子。
“這人叫賈坦。他帶回來的家人不少,他們?nèi)值?,還有一個喪夫的小妹,還有他們的兒女,加上幾個仆人,足有二三十人?!?
軍師跟周時閱說著賈家這一家人。
“他們這一家回到村子里,立即就成為村子里人數(shù)最多的一家,而且家境也是最好的。按他們村人的話來說,那絕對是榮歸故里了?!?
周時閱點了點頭,“二三十人,在村子里,確實已經(jīng)是大戶了?!?
“我去過知臨城,”呂頌說,“知臨城挺富庶的?!?
周時閱也去過。
知臨城確實很富有,那里的富戶很多,行走在街上,都是錦衣華服,臨街的鋪子也都熱鬧得很。
能夠在知臨城混得好,那應(yīng)該也是沒少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