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帝說這個話,作為陪著永昌帝一路走到現(xiàn)在的老臣,楚博當(dāng)然知道他是什么態(tài)度。
也怪不得。
畢竟永昌帝跟賴成龍他爹可是奶兄弟。
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后來賴成龍他爹更是救過永昌帝的性命。
更難得的是,賴有德這個人,永昌帝指哪兒他打哪兒,卻偏偏從來不會僭越,更不曾有過任何奪權(quán)的想法。
在永昌帝的帝位穩(wěn)固之后,他就急流勇退。
而賴成龍,是賴成龍老來得子。
賴有德夫妻恩愛,只可惜賴夫人的身體不好,幾次懷胎都未曾順利產(chǎn)下孩子。
等到他們兩個都不抱希望了,卻在四十七歲的時候高齡懷孕,而后生下了賴成龍。
想一想賴成龍在永昌帝心里的地位吧。
在永昌帝心里,這就是自家兄弟唯一的一個獨苗苗。
難得的是,這個獨苗苗也和他的兄弟一樣的聽話,是一把順手的刀。
楚博心中咯噔一聲,但是面上卻仍舊還是笑了笑:“年輕人,若是不年輕氣盛的話,還叫什么年輕人?老臣活了這么多年了,難道還跟個年輕人一般計較?”
他同樣陪了永昌帝這么多年,當(dāng)然明白怎么才能摸到楚博的脈搏。
永昌帝果然就笑了:“這才對,跟個年輕人計較什么?年輕人么,鋒芒畢露,可不就喜歡出盡風(fēng)頭?讓一讓他們也就是了,以后自然有的是碰壁的時候?!?
這就算是定了基調(diào)。
楚博頓時對賴成龍大清早闖進他家里的事情絕口不提,而是開始提起了浙江改稻為桑的事兒。
永昌帝倒是對這個話題十分感興趣,他把浙江總督還有內(nèi)閣擬定的條陳都看了一遍,便挑了挑眉,果斷的在奏章上提筆寫下一個可字。
而后才說:“改稻為桑,對百姓來說是天大的事,士農(nóng)工商,農(nóng)民自來依靠的便是耕種。朝廷這兩年天災(zāi)人禍不斷,實在是缺銀子,所以改稻為桑,是屬實無奈之舉,絕不可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