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頓了頓:
首先,曾國藩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在交通仍然不便的年代,一封封家書寄托了他對于父母、對于兄弟、對于家族的無限惦念之情,說點矯情的,應(yīng)該算是有情有義。
其次,曾國藩是一個嚴(yán)于律己的官員。28歲中進士點翰林,此后一路扶搖直上,37歲已成為從二品的清廷大員,而這時的他在書信中還時常透露出經(jīng)濟上入不敷出的窘迫,為官之清廉令人欽佩,這點從古至今有幾個人可以做到?
再次,曾國藩是一個有不凡抱負(fù)的讀書人。以他的升遷速度,如果沒有遇到太平天國之亂,也應(yīng)會成為清廷重臣,這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太平天國之亂中,曾國藩以儒家思想為大旗,廣聚四方豪杰,平反治亂,可謂實現(xiàn)了讀書人自古以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終極抱負(fù)。這種主流思想綿延了幾千年,他不能跳出來但他幾乎最完美的詮釋了這種男人的一生,一生的成就。
最后,曾國藩是一個有卓越眼光的改革家。洋務(wù)運動的開展,至少使中國開始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態(tài)度正視中國與世界的關(guān)系,不至于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繼續(xù)陶醉。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曾國藩對于中國近代的發(fā)展功不可沒。他沒有固步自封,他在他所能看到的世界之上進行了他自己的努力,這點挺難得了,因為任何改革者都不會那么容易。
看《曾國藩家書》,除佩服其為人成就,更當(dāng)以其為榜樣,躬身踐行,成就人生。
這次唐林說的比較嚴(yán)肅,這基本上是他基本的看法,雖然還沒有徹底展開,但是至少他可以站出來將他的意思表達清楚。趙敏低著頭似乎又在思考,唐林發(fā)覺這女人思考的時候很多,心思很重,但卻不讓人討厭。
“中規(guī)中矩沒有驚喜也沒有失望,如果可以你最近可以抽時間跟我去趟婁底么?”趙敏再次轉(zhuǎn)移話題,轉(zhuǎn)移速度之快也算前所未有了。
婁底便是曾國藩的老家所在,那里的一個縣城,唐林越來越看不清楚眼前這個女人了,“去可以,只是你必須告訴我真實目的?!?
“我祖上跟曾家算是有所淵源,這理由可以么?”趙敏給出一個十分意外的回答。
------------
章節(jié)序號:1539